《死亦何歡》全本免費閱讀
像機器人一樣工作的這一年,我遇到了一個同病相憐的好友——宋佳,她是和我一起在公司上班的妹子。
我在公司不社交,沒朋友,每天到公司等待上班的空閒時間,其他同事基本要麼聚在在一起聊八卦,或者三五成群打打牌,隻有我一個人坐在沙發邊,默默玩手機,不與任何人交流。
下班以後,也沒有任何活動,直接回家。
直到遇到了宋佳。
她對我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等我意識到時,她已經是我在公司最好且唯一的朋友了。我甚至都不記得我們是因為什麼熟絡起來的。
她也不記得,她說我對她也有吸引力。
大約是因為我們的經曆相似,有一種刻在靈魂裡的互相憐憫吧。
她有一個和我母親及其相似的媽,從小對她就是各種打壓辱罵。她父母都是研究生畢業,以前家裡做生意,經濟條件非常好,她母親經常逛奢侈品店,給自己一件一件地買奢侈品,卻對她極度摳搜,生活費少到可憐。甚至在家裡連一個她可以坐的凳子都沒有,她母親說怕她把凳子坐臟了,經常無緣無故把她趕出家門,不管她多麼無助……
她母親比我母親有過之無不及。更慘的是她還是獨生子女,沒有姐妹幫她分擔這些不公正傷害。
她父親也未能幸免,長期被妻子打壓,一輩子都執著於建立一番事業,以證明自己並非無能,可惜無論他做出什麼成績,都得不到妻子的認可,最終鬱鬱不得誌,於19年因病不治而亡。
宋佳說:父親生病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母親。
她說誰能想到表麵讓人羨慕的家庭,內裡卻是這樣的不堪。
從她上大學差不多的時間,她家的經濟也逐漸走向沒落,她母親有嚴重的被迫害妄想症,身體也各種毛病,請的保姆一個一個被逼走。
宋佳和我一樣,曾有很長一段時間都處在極度抑鬱的情緒之中。她嘗試自救,學習各種心理學,也因此對星座、八字命理等頗有涉獵,最終接受了自己的命運,不再自我折磨。
她說她母親已經確診了精神病,在心裡學上這種病叫自戀型人格障礙,英文簡稱npd 。
後來我也去了解了自戀型人格障礙相關知識,發現樁樁件件鬥魚母親完全吻合。
更可怕的是,這種人格從不反省自己,從不認錯,即便鐵證如山,也能歪曲事實,反客為主,甩鍋他人。
這也導致自戀型人格成為心理學家都束手無策的一種疾病。研究表明,這種心理疾病可能是因為他們的大腦某部位的構造與一般人不同。
我家沒有條件去看心理醫生,父母也不會有這個意識,如果我母親去看心理醫生的話,大概也能確診此病吧。
既然是病,她的一切行為都不是她能控製的,我們再如何證明自己也無法改變她的認知、得到她的認可、治好她的病因,她是一個病人,就不能用對待正常人的方式對待她,這樣想著我心裡似乎又接受了很多。
宋佳和我同病相憐,我與她的交流總能產生不一樣的共鳴,很多能理解我的人說出來的寬慰也隻是浮於表麵,她是真正的感同身受。
不知不覺,我對她產生了不一樣的情愫。
第一次意識到時,是她把我帶到另一個朋友小玉的家裡,他們兩的關係非同一般的好,看起來比我和宋佳之間更親密。宋佳在小玉家穿著睡衣狀態很放鬆,幫小玉整理衣櫃,囑咐她如何分類更方便收納和使用……
我在一旁羨慕地看著,不說話,心裡卻非常難過。
我在吃醋,可是我知道我們隻是普通朋友,我連吃醋的資格都沒有。
這種感覺似曾相識。高中時,和閨蜜交往的那段時間,總能體會到這種感受。隻要看到她和彆人處得好了,我那極端的控製欲和病態的偏執狂就會被觸發,然後和閨蜜大吵大鬨。
我當時沒和宋佳說我的感受,後來相處深了,知道她是雙性戀,不僅交過男朋友,還交過女朋友,我才把這事說了出來。
我說:該不會我也是雙性戀吧。可是我對同性是沒有性/欲/望的,迄今為止,隻對你和我閨蜜有過與其他女性朋友不一樣的情感依賴,不過也隻限於精神層麵。
後來我想可能是吧,病態環境下長大的小孩多多少少都會有點不同於常人,隻是我的環境還不夠宋佳的環境病態,所以程度也會相對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