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課題(2 / 2)

死亦何歡 沙與茉 5088 字 11個月前

她說:還會,但是你肯定不記得我了。

我沉默了很久,雖然我們相遇短暫,我卻很留戀和他在一起的時光,好想時間就這樣停止,我不想做選擇,也不想麵對人生。

衣帽官人好像也是這樣,一直沉默寡言的他居然開始主動問我問題。

她問:你為什麼痛苦?

我說:我不知道。我家總是吵架,母親經常打我們。我不知道怎麼做才能讓她心情好,才能讓這個家和睦。

他問:你怕疼嗎?

我說:怕。

她問:過刀山火海的時候,你怕嗎?

我說:不怕。

他問:為什麼?

我說:因為我心中有力量,有希望,山海那邊等待我的是愛我的人。

她問:那為什麼怕母親打你的疼呢?

我把自己帶入到過去的記憶中感受,思考了一下,說:因為傷心。

他問:你母親生了你,卻不善待你,她有沒有這個權利?

我猶豫了。如果是我,我絕對不會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的。要是不能保證小孩安全的環境或者不喜歡小孩,我就不生。可每個人都有生孩子的權利,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認真負責。我還是嚅囁道:有。

我補充道:可她要是動用了這個權利,就不是愛。

她問:什麼是愛?

我說:愛是尊重,是信任,是保護,是心疼,是想我多想,愛我所愛。

她問:母親因為你不好好學習打你,是不是愛你?

我說:是。但是我並沒有不好好學習,我也不可能時時刻刻好好學習,我也有彆的事情想做,勞逸要結合,沒有人能達到她的要求。她自己也不能。

她問:那她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母親其實也是個可憐人。外婆和我說過,母親小時候也沒過過好日子。

母親出生不久,外公就去世了。外婆一人撫養幾個孩子承擔不起,一家人經常出去討飯,還要去野外撈狗屎。

即使是寒冬臘月,母親一大清早就被外婆叫出去撈狗屎,弄完回來出去討飯,一日三餐吃的都是鹹菜煮飯。到了上學的年紀,母親很羨慕那些上學的孩子,吵嚷著要去上學。可是家裡連飯都吃不起,哪還有錢去上學,最後外婆七拚八湊攢夠了一塊錢,給母親交了學費。

母親說外婆性烈,她每天放學回去都被一頓打。有時候隻是值日回去稍微晚了點,就說她在學校貪玩不回家,被痛打一頓。

四年級的時候,學費漲到了三塊錢,外婆無力承擔。母親學習很好,老師說母親是個好苗子,不上學可惜了。她願意承擔一半的學費。可是外婆連一半的學費也拿不出來,最後隻好輟學了。

談到這裡,我後知後覺:母親和外婆還真挺相似的。她的暴力該不會是和外婆學的吧?

她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沒有被真正的愛過,所以她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是愛,隻是把她自己認知世界裡學到的那一套用在了我們身上。

我突然想到小時候聽說二姨娘把他兒子打暈了去醫院的事,又想到小時候放假去大姨娘家住時,大姨娘和大姨夫吵得不可開交,晚飯時間,將一碗麵條在我麵前摔得粉碎。

他們都有暴力傾向,他們的行為在——傳承!

衣帽官人還是謎之微笑,說:那怎麼辦?教他們如何去愛嗎?

我說:很難。

他們整日勞作,沒有時間學習,也沒有學習的意識,認知一旦固化,就很難改變。更何況在他們的認知,父母是教育子女的,哪有子女教育父母的道理,到時候什麼也沒改變,還要說我倒反天罡。

我說:除非自我覺醒,否則會繼續傳承下去。

衣帽官人問:父母一定愛孩子嗎?

我說:不一定。有的父母還親手殺了自己的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