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月》全本免費閱讀
當年的情勢下,他必須仰仗太後,迎娶太後的親侄女。
在掀開龍鳳蓋頭的那一瞬,李和崇清晰地記得自己的心在胸腔裡狠狠地抽痛,那是一種絕望而又無能為力的情緒,眼睜睜任自己心底的一點溫暖的希望散去。
如今,他依然需要皇後身後的梁家,他手中的帝國,是個風雨中的政權,九邊重鎮難以抵擋突厥南下的野心,前朝景王餘孽賊心不死,西北大旱導致西賊作亂,朝中各方勢力錯綜複雜。
他沒有父皇的英明神武,他隻是個平庸之人,被架在這寶座上,勉力支撐,身心俱疲,現實的殘酷讓他內心難得片刻恣意。
這都不是他想要的,其實他想要的生活不過是田野間,山花中,嗅著風中百草香,在春日中安然靜立,一呼一吸皆由心隨性。
可他沒有法脫身,從被帶入宮廷中的那一刻起,他的命運就不歸他掌控了。
被壓抑得太狠的時候,他也會想,就這樣撒手去了,帶著心愛的人,去過從前山野間的俗日。
可也隻是想想,他私下掂量過無數次,每一次的結論都是:他不敢。他不敢說出這個念頭;不敢想若自己不再是帝王,常碧蓉會如何對她;不敢麵對若是離去將麵對的紛繁複雜的局麵和追殺。這些不敢就像一條一條絲絛,裹成繭,而他在裡麵。
於是,李和崇安慰自己說,世間困於種種局中,擺脫這個困境,就下困境纏上來,隻有死了,人才能徹底解脫。
他長舒一口氣,把這些翻湧的情緒封存在心底,看不見但終究存在。
而心中的那份愛意經過多年的蘊藏發酵,成了杯碰得的苦酒。
李和崇的書架上,有一本書《反經》是誰也不能碰的,在二十三和二十四頁之間夾著一枝苜蓿花。
他凝望著枯萎的花瓣,溫柔地沿著花瓣撫摸,悠悠地懷想那段淒苦的太子生涯。
一個喪母的幼年皇子,母族已經衰落,後宮已有兩個年長皇子的情況下卻被立為太子,境遇可想而知,真是棲棲遑遑,不知明日生死。
當年一直不明白父皇為什麼要立他為太子,恣意蠻橫,有些不管不顧的姿態。
很多年後李和崇才想明白,除去形勢所迫、製衡的結果,這恐怕還有一個男人對所愛的女人的一種補償,而這種補償又不能彌補任何對逝者的虧欠,才讓父皇那樣失態。
母親死時他太小,不知道父親和母親之間是怎樣一種感情。
可父皇是個飛揚自我的人,他這種自以為好的表達讓李和崇吃了很多苦頭,被夾在這權勢間尷尬求生。
在李和崇的記憶裡,那幾年一直都是陰雨天氣,四周都是灰蒙蒙的,充滿壓抑。可他有一次翻看檔案的時候,發現其中有兩年都是旱災,京城周圍連著三個月沒有下雨。可想而知,當年自己的精神有多麼壓抑。尤其是險些被廢的那半年。
常碧蓉就是在隆慶十二年三月十七出現在他的生命中。
那年他十一歲,常碧蓉十八歲。
其實很簡單,他的愛情從雨夜的一個擁抱開始。
李和崇從記事起就怕打雷。
他還記得當年常碧蓉身上淡淡的香味,女子身上溫暖的觸覺,包圍著一個寂寞惶恐壓抑的少年。
其實他能感受到她的身體也在微微顫抖。
人對雪中送炭的感情格外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