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其實,我隻能確定這四個字而已。但是,這應該不是阿誠想要的答案吧?”
為難地停頓了一會兒,黎錦又再說道:“如果要我說的再詳細一些的話,那就是,‘阿誠非常可靠、令人安心’這種描述而已。可是,這也絕不能概括,我內心中,真正對阿誠抱有的感情……”
“將軍對阿誠……會抱有什麼感情呢?”不知為何,阿誠的聲音,竟然帶有了些許近似哭腔的味道。
這肯定,不是黎錦的錯覺吧。
因為她也清楚地看到阿誠的眼睛裡,有盈盈淚光在閃動著。
不是吧……為什麼會變成這樣……黎錦不由得對當下的狀況,感到非常難以理解。
阿誠這是……哭了嗎?他為什麼要哭呢?
自己明明什麼都沒做,為什麼會突然,讓阿誠流露出了一副好像被傷害到了的模樣呢?
不,也許自己想多了。
可能,阿誠隻是眼睛進灰塵了;或者單純想起什麼不好的過去或現在發生的事情,越想越難過,結果傷心到眼睛濕潤而已。
在沒有弄清楚發生了什麼之前,還是先不要自作主張地妄斷他人的感受為好。
黎錦的思緒有些混亂,她如此問道:“阿誠,你這是……哭了嗎?”
雖然黎錦覺得自己的感覺沒有錯,不過這也有可能、真的隻是因為阿誠一時眼睛不舒服而已呢。
在糾結“阿誠為什麼會哭”的時候,先弄明白“阿誠到底是不是真的哭了”比較好嗎?
至少黎錦認為是應該的。
自己對事態現狀產生這樣那樣的感情之前,先搞清楚是不是真的看到了、會讓自己產生了這樣那樣的感情的事態吧。
這樣子的順序,應該比較好。
“阿誠才沒哭……”聽了黎錦的話後,阿誠很勉強地、用微微沙啞的聲音說道,“隻是,眼睛和喉嚨突然不太舒服而已……將軍請不要擔心阿誠……”
“這樣啊,阿誠沒有哭嗎……”阿誠說的這是實話嗎?黎錦表示懷疑。
但是,黎錦也覺得,不應該和阿誠計較這個問題。
就按阿誠所說,認為他眼睛和喉嚨不太舒服吧。
黎錦搜索枯腸,試圖找到符合自己對阿誠感覺的話。但她想了半天,卻總覺得怎麼說都不合適。
“我很‘喜歡’阿誠啊。”最終,黎錦也隻說出了這彆彆扭扭的話來,“如果有阿誠在身邊的話,我就會感到放鬆、安心和自在。對我來說,阿誠是最特彆的人。”
雖然,黎錦強迫自己想到並使用的是“喜歡”這個詞,不過,自己對阿誠的感情,真的是“喜歡”嗎?
想到這裡,黎錦自己居然也不能確定了。
好像是,又好像不是。仔細想想,“喜歡”這個詞的定義也未免太寬泛了。
硬要說黎錦對阿誠的“喜歡”,是怎樣的“喜歡”的話……黎錦覺得,可能是一種類似於對“紫竹小院”的“喜歡”吧?
與對“紫竹小院”的“喜歡”不同的是,黎錦對阿誠的“喜歡”,在時間上要長久得多,是那種很久很久之前,就已經“喜歡”上的感覺。
已經不記得,是什麼時候開始“喜歡”阿誠的了。
黎錦的記憶力本來就沒有非常出色,要讓她回憶好幾年前的事情,實在太難了。
黎錦隻是模糊地記得,應該不是剛認識阿誠的時候,就開始“喜歡”他的。是認識阿誠之後,又過了一段時間,才慢慢“喜歡”他的吧。
而且,這種“喜歡”也不是持續不變的狀態,而是隨著時間的增加,緩緩提升的好感。
今天的黎錦,可能並不比昨天的黎錦更喜歡阿誠。
甚至,今天的黎錦,可能也不比上個月的黎錦更喜歡阿誠。
但是,現在的黎錦,一定比一年前的黎錦,更喜歡阿誠吧?
想到這裡,黎錦覺得有些糾結起來了。
從何時開始,才算是“喜歡”呢?
如果說現在的程度才算是“喜歡”的話,那麼之前的程度就不是“喜歡”了嗎?
如果之前的程度就已經算是“喜歡”了的話,那現在的程度,隻用“喜歡”來形容,就足夠了嗎?
將來呢?如果將來兩人的關係沒有變差的話,又該如何來形容黎錦對阿誠的這種感情呢?依然用“喜歡”這個詞,合適嗎?
黎錦想著想著,就不由得越來越煩惱起來了。
但總而言之,黎錦意識到了一件事。
正如她覺得,對阿誠的“喜歡”,這種感情,最接近的感情,應該是她對“紫竹小院”的“喜歡”一樣。
黎錦好像並不是把阿誠視為一個人,而是視為她生活中難以缺失的一部分來看待的。
不,也不能說黎錦沒有把阿誠當人看待,她一定、絕對是把阿誠作為人類來認知的,可不知道為什麼,對黎錦來說,阿誠就是不一樣的存在。
這種感情,到底是什麼呢?
阿誠就是黎錦的“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