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剛走出嘉峪關四五十裡,就遇到意外,說明這月氏的隊伍一直就在關外窺視著這邊的動靜。
嬴政看向徐萬,似乎是在詢問敵情。
徐萬拱手道:“稟王上,這關外的地段一直是三不管的區域,最近月氏活動頻繁,已經截了幾次商隊,都被咱們打退了,但他們似乎是想占據這裡,並沒有撤離的意思。”
西羌王道:“想來這次他們是有備而來,卻不知道這次來了多少人。”
徐萬下令探馬繼續打探詳情,又轉頭對嬴政道:“王上和西羌王在此等候片刻,微臣趕散了月氏,咱們再上路。”
說罷,徐萬整頓隊伍,帶著前軍的兩萬騎兵向西北行去。
剩下嬴政的三千虎賁軍,西羌王的一萬近衛原地紮營,等候消息。
“城中還有多少守軍?”西羌王問道。
嬴政道:“應該還有三萬人,如果真的是場硬仗,肅州還有三萬守軍,一天就能趕到。”
西羌王點了點頭:“看來我還得派人傳個話,叫大長老帶大軍過來,要是月氏不知好歹,咱們不如直接滅了他們,以絕後患。”
“先看看情況再說。”嬴政思量了一下說道,“現在是敵暗我明,形式並不有利,若是他們這次來的人多,恐怕咱們還得再找找幫手。”
“幫手?”西羌王問道,“找誰?”
嬴政指了指西麵說道:“如果沒記錯的話,前麵不遠便是那條岔路,北麵的官道直通玉門關,南麵這條可抵達陽關。”
“聽徐萬說,月氏多數是在北麵的這條路上活動,南麵通往陽關的道路卻安全許多,來往的客商也大多是走這條陽關大道。”
“要是月氏人數眾多,那咱們就快速去往陽關,讓樓蘭王也發兵,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西羌王笑道:“這個主意好,不過樓蘭王素來慎重,隻怕輕易不會犯險。”
嬴政道:“三家合力要是還打不下月氏,那咱們也不用混了,趕緊脫了王袍退位吧。”
西羌王見秦王如此堅毅,便又叫來手下,給本部的大長老傳了一道急令,命他火速率軍來援,並且還命本部分兵兩萬,去往隴西尋找羌瘣。
也不怪嬴政如此在意,眼下的這個麻煩必須解決,因為如果月氏一直守在這裡,那麼等他帶精絕全族遷徙的時候,就勢必會引起很大的事端。
拖家帶口的百姓一旦遇到大批騎兵的衝擊,那就勢必造成滅頂之災。
蒙恬拿來徐萬昨天給的地形圖,平鋪到兩個君主麵前,分析起來。
幾個人將四麵八方的地形方位都看的熟了。
大約一個時辰過去,西北方向一陣塵土飛揚,隻見徐萬帶著一隊近衛飛奔回來。
“王上,各路的探馬都帶回了消息。”
嬴政道:“前麵什麼情況?”
“似乎不太樂觀。”徐萬凝眉道,“西北方向發現大股月氏軍隊,人數大約在五萬左右,而且,似乎還隻是前軍。依照推算,其後麵還有中軍主力,總共的人數應該不下十五萬。”
西羌王著實一驚:“十五萬?莫非那月氏這次是傾巢而出?”
徐萬繼續說道:“北麵的探馬也帶回消息,山頭那邊似乎還有一支伏兵,看樣子應該是匈奴人,人數不詳。”
“匈奴人也來了?”嬴政心頭一顫,要知道匈奴一旦參戰,就說明事態更為嚴重,誰知道頭曼他到底揣著什麼心思。
西羌王道:“早先我收到消息,匈奴的休屠王有些不甘頭曼單於的決定,於是帶著本部在龍首山的北麵活動,要真是他們的話,人數應該在三萬多。”
嬴政分析道:“那也就是說,那休屠王很有可能是瞞著頭曼勾結了月氏,埋伏在此?”
“很有可能。”西羌王道,“他們想占據這裡,堵住絲綢之路,並且,你在隴西視查的事情也不是什麼秘密,這次他們有備而來,目標應該就是你。”
嬴政再次將目光投向那份地圖,思索著對策。
“王上,要不咱們先回嘉峪關,然後將大軍調過來迎敵。”徐萬道。
嬴政緩緩地搖了搖頭:“你手下有五萬人,留著一些守住嘉峪關,餘下的在北路去往玉門關的官道襲擾月氏軍,我和西羌王前往樓蘭,讓他們發兵。”
“可是……”徐萬猶豫道,“萬一樓蘭坐視不理,或者跟月氏也勾結了,那可就糟了。”
對於這一點,嬴政不是沒有考慮過,但他還是決然道:“我相信樓蘭王,而且,我還有他無法拒絕的籌碼。”
西羌王頗為謹慎地說道:“即便是這樣,也不能保證陽關道上沒有埋伏,要是落入了圈套……”
嬴政想了想,說道:“不如這樣,我帶著虎賁軍走在前麵,你在後麵斷後,隻要到了陽關,咱們就算成功了一半。”
徐萬道:“我先派幾個人探探路,要是沒有埋伏,就直接先去通知樓蘭王。”
“好,就這麼辦。”嬴政道,“到是你這邊,能不能堅持得住?”
“我已經派人去調遣肅州的守軍了,讓他們接替嘉峪關。”徐萬說道,“我這邊的五萬大軍,足以抵擋一陣了,隻要王上進了陽關,我就撤回嘉峪關。”
“那就這麼定了。”嬴政看著徐萬說道,“一定不要以身犯險,一旦有危險,就退回關內,千萬不要戀戰。”
“末將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