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京城抄報行(2 / 2)

他們期待抄報行的首領,能夠拿個主意。

不過,抄報行的首領謝六爺,卻一直沒有來到這裡。

直到各家報房的人都到來了,謝六爺才姍姍來遲,向眾人告了聲罪,說道:

“諸位恕罪則個!”

“剛才遇到了一件事,有些怠慢了大夥兒。”

“現在各報房的人都在,那就商量一下這件事。”

說著,他取出一份請柬,亮在眾人麵前。

眾人在抄報行工作,大多是認識字的。眼尖的人已經看到,這是有內府監印信的請柬,邀請他們在二月九日,去拍賣行議事。

“這麼說,真是宮裡的主意了?”

連印信都用上了,而且還邀請他們去拍賣行議事。有人開始認識到,這是宮裡那一位的主意——

太監私底下的做法,是不會這麼正式的。

現在他們需要商議的,就是該怎麼辦?

要不要接受請柬,去拍賣行議事?

“抄報行有什麼值得盯上的?”

“咱們本小利微,萬曆爺連納銀都免了。”

“當今皇上看上了咱們什麼?”

京城抄報行的名聲不小,《京報》更是全國聞名。但是要說他們多有錢,卻還真算不上。

畢竟他們是蠟版印刷,一次印製幾百份,每份賣個幾十文,收入也就在萬文錢左右。

再加上邸報不是每天印刷,也沒有那麼多新聞。各個報房每年也就掙幾十兩銀子,稱得上本小利微。

所以萬曆十年議寬鋪稅等銀時,抄報行和刊字行、圖書行、豆腐行、豆粉行、裁縫行、燒煤行等三十二行一起,被順天府免於納銀。

皇帝盯上了這個行業,讓他們著實想不到。

但是有人卻想到了,說道:

“《京報》會試專刊一兩銀子一份,禮法數算專刊五兩銀子一份。”

“你們猜宮裡這次賺了多少錢?”

眾人紛紛估算,然後嚇了一跳:

“這次參加會試的舉人有五六千,大部分都買了會試專刊,有的人還買了不止一份,至少能收入五六千。”

“還有參加明法科和明算科,大約有兩三千人,五兩銀子一份,能收入一萬多兩。”

“加起來就是一萬五千兩以上,咱們整個抄報行,需要好幾年才能賣出來!”

抄報行各家報房有大有小,但是通常也就幾個或十幾個人,掙個百十兩銀子,偶爾能被人發賞銀。

一次收入一萬多兩,是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事情。

算清楚這點之後,他們才明白皇帝為何會關注這一行。

“會試三年一次,而且這是第一次,所以才賣得這麼貴。”

“以後還能賣得這麼好嗎?皇上難道把這個當常事?”

對此憂心忡忡,有些人擔心皇帝以後不可能收入這麼多,會盯上整個抄報行。

也有些人不這麼擔心,認為免了僉商采買的皇帝,不可能為難他們這些小商人。

最終討論下來,整體的意見是應邀赴會。畢竟他們這些人,沒資格拒絕內府監的請柬。

到了二月九日,會試第一場開始時,謝六爺帶著抄報行各個報房的人,前往拍賣行所在。

拍賣行是個新事物,是今年內府監新建的。在什刹海一帶選了一個大宅子,作為拍賣場地。這裡離贓罰庫很近,宮中贓罰庫的東西,能夠很方便地運出來。宮裡的太監前來這裡,同樣也很方便。

但是抄報行的人來到這裡,就不是很方便了。這裡畢竟在北城,沒多少人聚集。抄報行的報房,大多在人口更多的南城區。

好不容易等人聚齊,謝六爺帶著他們進入拍賣行,被守在外麵的小太監迎入後,頓時嚇了一跳。

隻見拍賣行裡,陳列著各種書畫珍玩,每一個都是需要小心對待,全副身家都可能買不起。

很多人感到手腳無處安放,有些不知所措。隻能在小太監的指引下,在一排排座椅上小心落座。

等了許久,才有一群太監,擁著一個大太監出來。

眾人急忙起身行禮,領頭的大太監王承恩道:

“都坐下吧!”

“咱家內府監掌印王承恩,被皇爺任命,負責京報事宜。”</p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