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得專利費,就要薄利多收了!”
取出一份專刊,朱由檢道:
“今後用鉛版印刷的報紙,暫定為一份收取一文錢專利費。”
“每五年後降低五分之一,二十年後取銷。”
“書籍專利費同樣,初始專利費為五文,每五年降低一文,二十年後取消。”
這個價格,大大出乎薛鳳翔等人的預料,薛鳳翔有些猶豫地道:
“這樣是不是太低了?”
“收不到多少費用!”
一份報紙收一文專利費,就是京城的所有報紙都采用鉛版印刷,每日也就是幾千份,隻能收幾千文專利費。
他們官員隻能分到一成,也就是幾百文錢,還是好幾個人分配。
估計每個人每天到手的也就一百文,感覺實在是太少了。
朱由檢卻不覺得少,甚至他還感覺一文錢有點多,所以才定下每五年降低五分之一的策略,降低專利成本,促進技術推廣。
對薛鳳翔的疑問,他解釋道:
“現在京城的所有報紙加起來,每日發行的也就幾千份。”
“但是鉛版印刷推廣後,印刷數量的限製被解開,隻要有人需要,能迅速印刷幾萬份。”
“京城內外人口約有百萬,識字的至少在十萬以上。他們連小說話本都願意買,隻要報紙的內容好、價格能讓他們承受,這些人是願意花幾文錢買一份報紙的。”
“按照《京報》人員估算,鉛版印刷大規模鋪開後,京城所有報紙的銷量,有可能達到十萬份。”
“每份報紙收一文錢專利費,卿還覺得少嗎?”
十萬份每份一文,那就是十萬文錢,一成分紅是一萬文。
每日都能有一萬文錢分配,當然不能說少,甚至還有點多。
如果鉛版印刷拓展到其它地方、再用於印刷書籍,能收取的專利費就更多了,薛鳳翔甚至還覺得燙手起來——
這個錢實在是太多了,他擔心其它衙門嫉恨,把這個錢充公。
所以他現在完全明白了,皇帝為何要隔五年降一次專利費,並且在二十年後完全取消,任由他人使用。
實在是專利費如果長時間不取消,太過招人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