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招標和選官(1 / 2)

《崇禎重振大明》全本免費閱讀

對內府監的事情做出具體指示,朱由檢又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衛尉署需要製服,不能一直穿著紅馬甲。

他的心中,是打算仿照後世的警服、消防服、工作服,為巡警、消防員、環衛工製作不同的服裝。發展服裝產業,促進紡織業的發展。

考慮到內府監的事情已經很多,朱由檢打算把這件事情交給尚衣監。

這個機構在經過調整後,兼管巾帽局、針工局、織染所等衙門。宮裡與服裝有關的事情,都被塞到了裡麵。

如今的尚衣監掌印沈蔭,曾任東廠提督,後來被魏忠賢退斥閒住。朱由檢把他起複為司禮監秉筆太監、兼任尚衣監掌印。

這個人的能力,朱由檢並不熟悉。所以他像對待王承恩一樣,直接下達命令。

把自己繪製的服裝圖案交給沈蔭,讓他試著製作。

同時,因為要發展服裝產業,朱由檢要求沈蔭根據新製定的公製度量衡確定尺碼,按照統計上來的身高和體型,製作幾個規格的成衣。用標準化製作,滿足所有人需要。

服裝材料除了自己製造外,主要是讓蘇杭織造機構,從南方采購運來。

因為資金不足,朱由檢對這件事主要是前期準備,先把服裝樣式和尺寸給定下來。等到手頭寬裕後,才會大量製作。

沈蔭接到這個任務,下決心要好好乾。看當今皇帝的態度,明顯是想要用他的。被起複的機會可不多,他必須要抓住。

然後對尚膳監等機構,朱由檢也做出安排。主要是采購的事情,和內府監的配合。

在這些都定下後,內府監對皇宮供應商的招標、以及相應分級,開始流傳出去。

京城許多商家,對此議論紛紛。

說實話,因為之前的僉商強製采買,京城很多商家,是不願意和宮裡做生意的。以免被宮裡強製買走,自己損失無算。

但是當今皇帝明確廢除了僉商製度,規定所有物資必須采購。這讓京城的商家,很是歡呼雀躍。

他們擔心皇帝的做法實行不了多久,以後還會僉商。所以在內府監推出招標采購後,這些人為了避免內府監招不到商家,重新強製采買。之前和宮裡有合作的大多參加招標。還有一些想見識一下、或者有權貴背景的,同樣參與進去。

所以這次招標大會上,王承恩順利招到了商家,並且按皇帝的吩咐,為每個種類的貨物,招收主供應商和次供應商,簽訂合同約定采購份額,並且支付定金。

這種做法,贏得很多商家稱讚。所以在王承恩要求這些人要保證貨物質量、在順天銀行存入一筆保證金後,大部分商家予以配合,毫不懷疑順天銀行會不會吞沒他們的資金——

這可是京城各衙門轉賬的機構,而且負責為官員發放俸銀。他們都不相信順天銀行這樣的衙門會倒、做事不講規矩。

順天銀行說是保證金,那就是保證金。隻要自己提供的貨物沒問題,那就能取出來。

在他們交上款項後,朱由檢設想的進士貸款,有了啟動資金。

同時,王承恩也在這次招標大會上,宣傳了即將舉行的春拍,希望這些商家積極參與。

對拍賣會這種形式,這些商家都很有興趣。尤其是聽到春拍的拍品大多來自贓罰庫,裡麵還有不少精品後,他們就更感興趣了。對此事是積極打探,打算到時候捧場。

王承恩這次終於機伶了點,沒讓皇帝吩咐,就規定參與拍賣的人必須驗資,在順天銀行存放一定的錢財,才能參與拍賣。

並且規定拍品交易必須通過順天銀行,在賬戶上轉賬,而非現銀交易。

看得出,他是在拓展順天銀行的用途,爭取讓皇帝滿意。

這些瑣事,朱由檢不可能一一關心,隻是聽取彙報,關注事情進展。

在知道皇宮供應商選定之後,為了鼓勵這些人的積極性,朱由檢道:

“所有為皇宮提供物資的供應商,都要發放證明、把名單給列出來。”

“讓衛尉署關注,避免被閒雜人等乾擾,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

“如果因此出事,追究衛尉署的責任。”

王承恩聞言心喜,知道這樣一來,皇宮供應商的安全就有了保障,以後招標的時候,會有更多商家參與。

所以他提議這個證明應該做個牌子,可以讓商家掛在店裡,震懾宵小之輩。

朱由檢對此很稱讚,讓他打上內府監的印信,為各級供應商製作相應的銅牌、鐵牌、木牌,並且要在上麵預留位置,以便加上星級:

“每年評分之後,要根據最終的分數,為優秀者評定星級。”

“皇宮的星級供應商,在招標時優先。並且在他們出現困難時,內府監的銀行要發放貸款援助。”

“連年被評上星級的供應商,內府監還可以考慮入股,加深合作關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