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儒家倫理,天地君親師是祭拜對象。師生大義雖然排在最末,卻也不容小視。僅次於君臣大義、父子大義。
朱由檢如果擔任武學老師,對學生就有了師生名分,讓他們能以天子門生自稱。
這可比殿試出來的天子門生穩固多了,那些進士更多的是認座師,根本不認皇帝。
參考一位校長的做法,朱由檢決定和武學將士定下師生名分,加強忠君教育——
後世那位校長,可是憑這一招篡奪了革命軍隊領導權,轉型為最大的軍閥,掌握全國政權幾十年。
朱由檢作為皇帝,當然沒想過當軍閥。但是如果未來的形勢太壞,他也隻能靠將士把天下重新打下來。
所以武學是必然要加強的,朱由檢要親自去武學裡當教員。
不過這件事朱由檢沒經驗,想找個地方練練手。想到錦衣衛作為執法機構,需要專門培訓。而且自己先前也想親自打造一個衛尉署,給政務署和廷尉署做標杆。所以他向王文政下令道:
“召錦衣衛指揮入宮,處理衛尉寺事宜。”
“衛尉寺的官員,一並入宮覲見。”
這個命令傳得很快,朱由檢處理了一些奏疏之後,在天色暗下來之前,便見到了被召進宮的人員。
首先是錦衣衛改製進展,這件事朱由檢一直在催,每次召見錦衣衛都要詢問。鄭士毅等人忙得不可開交,一點都不敢怠慢。
按照朱由檢的吩咐,首先是在東司房偵緝總隊中設立一個大隊,抓捕涉案的閹黨附逆人員。這件事鄭士毅已經做好,把京城被定下附逆罪名的官員都抓了起來。
朱由檢頗為讚許,又詢問監察司的進展。錦衣衛人員同樣是人人過關,監察司任務很重。
這件事是監察司提督太監王文政在主抓,錦衣衛為了討好他,當然不敢怠慢。所以監察司的進展很順利,如今已經在審查錦衣衛官員。王文政的主要精力,已經轉向宮裡的都知監監察司組建。
然後是北鎮撫司轉為刑獄司,錦衣衛指揮同知、西司房提督、衛尉寺卿劉僑,同時在負責這件事。他知道皇帝有意清空詔獄,把錦衣衛的形象轉變。
作為文官武蔭後代,劉守有當然讚同這個舉動。這些日子也一直忙於這件事,彙報道:
“刑獄司各處已經組建,任職的人員全部經過審查。”
“詔獄裡的人員也在審查,進行相應處理。”
“需要大理寺重審的案件,已經把相關人員轉交。”
“其他已經定罪的,也在進行處理。”
“就是遼東巡撫王化貞被免死流放,其他人要不要同樣按此處理?”
“高出、胡嘉棟等人,是論死還是流放?”
這是先前把楊鎬正法、把王化貞流放的影響,劉僑摸不清皇帝的想法,隻能親自詢問。
朱由檢根本不知道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