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朝堂格局(2 / 2)

霍維華屬於哪一類呢?他是魏忠賢的謀主,三大案的主持人。若非見機得快,在先帝彌留之際辭去兵部尚書跑了,崔呈秀那個首逆同謀的罪名,說不定就落在他身上。

這樣一位閹黨核心人員,皇帝會接納嗎?

揣摩著皇帝的態度,高時明小心翼翼回道:

“霍維華之事,是他通過妻弟陸儘臣請托。”

“此人是臣名下,還請陛下處置。”

這是把中間人供出來了,朱由檢“嗯”了一聲,說道:

“霍維華交結近侍,本應定為第三等。”

“但是念在魏忠賢謀逆時他沒參與,就降等定為第四等。”

“和田爾耕、許顯純等人,一起發去東寧衛。”

“你名下的陸儘臣既然和他是親戚,就讓他也去東寧吧。轉為都知監內侍,發去東寧衛監察。”

“外廷官員安排親戚當內侍的,內官監和都知監要查清楚,把相關內侍外放出去。”

連派妻弟入宮的官員都有了,朱由檢想到這件事,就有些心存警惕。

此時此刻,他有些明白太祖朱元璋為何在《大明律》中加上交結近侍官員律。這種事情確實應該禁止,需要有罪名定罪。

霍維華在天啟元年還隻是兵科給事中,在妻弟陸儘臣入宮之後,因為能夠得到內宮動靜,很快就勾搭上魏忠賢,迅速獲得升遷。

若非因為丁憂離職三年,這個人早就當上尚書了。

可以說,霍維華的眼光和能力都是一等一的,看出了魏忠賢要得勢,更看出閹黨的總後台是天啟皇帝。

所以他在天啟皇帝病重時,想法找到了“靈露飲”獻上去。可惜靈露飲不管怎麼蒸都是米湯,不是什麼米穀精華、靈丹妙藥,沒能救回天啟皇帝。

然後霍維華就跑了,丟下兵部尚書的位子,讓魏忠賢的另一位謀主崔呈秀接任。

後麵發生的事情,也證明了這個人眼光有多好。崔呈秀在魏忠賢指示下調兵,牽連逆案太深,被定為首逆同謀——

霍維華若是晚走一步,就是崔呈秀的遭遇。

如今謀求起複,是因為霍維華看出來,皇帝需要心腹。所以冒險一試,看看能否複職。

可惜他不知道,朱由檢是需要心腹不錯,卻不是什麼人都收。

像楊景辰、薛鳳翔這樣擔任重要職位、而且和閹黨牽連不深、和東林黨沒有大仇怨的,朱由檢當然會收下,直接命令他們做事。

但是像霍維華這樣和東林黨有大仇,留在朝中會引發黨爭的,朱由檢肯定不會收。免得這樣的人留下來,會讓東林黨仇視,朝中黨爭不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