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公主和駙馬(1 / 2)

《崇禎重振大明》全本免費閱讀

有人盯上刑部尚書和左右都禦史的位子,朱由檢一點都不意外。

九卿的地位被他提高後,幾乎能和內閣大學士相抗衡。沒人盯上這三個位置才是怪事,有人盯上很正常。

如今的九卿之中,吏部尚書房壯麗、禮部尚書溫體仁、兵部尚書袁可立剛剛任命不久,近期不可能撤換。

工部尚書薛鳳翔投靠皇帝之後,位置也穩下來。

戶部尚書郭允厚雖然即將離任,但是皇帝已屬意畢自嚴接任。再加上九邊的數百萬欠餉,沒有把握解決這個問題的人,不可能打這個位置的主意。

所以六部尚書之中,群臣能夠爭奪的,就是薛貞被拿下後、一直空缺的刑部尚書。

然後就是都察院左右都禦史,同樣也在空缺。

通政使呂圖南、大理寺卿張九德同樣屬於九卿,但他們的發言權很小,位置也算穩固,沒有人隨便打主意。

所以,九卿的十個位子,隻有這三個能夠爭奪。在大學士已經補充、南京官員和地方督撫已經任命的現在,群臣能爭奪的高級官位,也隻有這三個。

尤其是朱由檢在吏部設立編製處,明確表示他不會隨意超出編製任命官員後,這三個職位的爭奪就更激烈了——

朝中想當九卿的、在野想要起複的,都盯上了它們。

蘇茂相盯上了刑部尚書,這在朱由檢看來很正常。官員有上進心是好事,朱由檢非常理解。

隻是這三個位置,朱由檢在三法司改製完成前,並不打算任命。他之前已經任命袁可立協理三法司、推進三法司改製,自然不會在這時給袁可立拆台。

所以朱由檢讓王文政傳話,吩咐錦衣衛盯著蘇茂相,注意他的小動作,不要影響到三法司改製。

這件事和衛尉寺有點關聯,錦衣衛應該注意。

安排下去之後,朱由檢沒有再把這件小事放在心上。拿出一份奏疏,詢問周圍的太監道:

“原任錦衣衛正千戶王元善,為他的兄長王安伸冤,乞賜恤錄。”

“這件事你們怎麼看?”

這件事比較敏感,因為涉及到王體乾。王安之死,主要是魏忠賢和霍維華的謀劃,王體乾也參與其中,獲得了司禮監掌印職位。

如今王安的弟弟伸冤,王體乾是什麼看法呢?

其他太監都不言語,王體乾隻能自己回答道:

“宮中內臣的東西,一切都是陛下的,哪裡來的私財?”

“王元善想要複官、獲得他兄長被抄沒的資產,一點都沒道理。”

“陛下可將他驅逐回籍,不讓他潛住京師、致生事端。”

這句話說得理直氣壯,因為他前段時間就把家產全部獻給皇帝了,如今的財產都是皇帝賜下的。

王安一個太監,隻有月米一石,還有皇帝的賞賜,這樣他的合法收入能有多少?被抄沒的都是罪證,當然不可能發還。

朱由檢想了一下,沒有按王體乾的建議處置。因為這樣顯得太絕情,不體諒內臣辛勞。所以他下令道:

“王安是被魏逆害的,他在服侍父皇和皇兄上有功勞,應該給予恩恤,該有的褒揚都要有,這件事由高時明和劉若愚去辦。”

“至於他的財產,既然屬於貪墨,當然不該發還。”

“但是王安曾經有功勞,那就應該蔭弟侄。”

“傳旨,封王元善為東寧衛正千戶,讓他好好辦事,以後轉為世襲。”

仍舊是給東寧衛官職,讓王元善去海外開拓。

周圍的太監聽著皇帝的處置,齊讚皇帝英明。

王安的財產早就被抄了,如今根本不知道在哪裡,不可能發還給他的家人。

至於王元善想要的蔭官,皇帝也給他了。隻要他去東寧衛好好乾,自然能博富貴。

皇帝這樣處理,既照顧了王體乾的感受,也沒有苛待王安的家人。他們這些內臣,自然為此叫好——

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一直得勢,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落難。皇帝對王安的家人這樣恩恤,更不會苛待他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