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少府寺(1 / 2)

《崇禎重振大明》全本免費閱讀

突襲沒有成功,朱由檢麵色不改。

當皇帝的時間越長,他的臉皮就越厚。這種突襲失敗的事情,已經不足以讓他尷尬。

文思院劃入內廷的希望本來就不大,朱由檢本身也沒有抱著多大希望。隻是想通過這個態度,表明對文思院的看重——

他要讓匠官知道,皇帝很看重他們,而且想重用他們。隻是被文官阻撓,無法重要提拔。

這個態度顯出來後,匠官什麼心思先不說,文官是很擔心。

傳奉官的存在,一向被文官深惡痛絕,但凡新皇登極,一定會有文官勸諫皇帝罷傳奉官。

如今新皇帝不但沒有裁撤文思院匠官,反而表示對文思院的看重。這在他們看來,是很不好的苗頭。說不定就會像成化皇帝那樣,大規模任用傳奉官。

出於防微杜漸的心理,群臣紛紛勸諫,請求皇帝革除文思院冒濫官員。

朱由檢當然不同意,這時袁可立道:

“陛下先前說過,不會用中旨頒發詔令。”

“傳奉官的任命出自中旨,陛下當謹記此言。”

這個承諾確實有,朱由檢用它交換了戒嚴製度。如果他想要任命傳奉官,顯然是違背承諾。

破壞政治信譽的事情,朱由檢當然不會隨意做。傳奉官中也沒有那麼多人才,值得朱由檢這樣做。

想到任用理工類人才還有特賜元士出身這條路,朱由檢立刻說道:

“朕自然不會用中旨任命傳奉官。”

“但是文思院的匠官雖是雜流,卻也屬於官員。”

“按照磨勘法,非進士出身官員六年一遷。”

“這些人擔任九品官員已久,當按磨勘法升遷。”

聽到皇帝這麼說,群臣險些要崩潰。

三千多九品匠官,都按磨勘法升遷,對於總數不過萬的文官來說,是多大的衝擊。

袁可立先前就擔心低品級官員太多,按磨勘法升遷會對官場帶來很大變化,所以不願意在城區衙署設置八九品官員。

如今皇帝連文思院匠官都要按磨勘法升遷,這讓他更是無法接受,說道:

“這些匠官如何安置,還請陛下決斷。”

主動請皇帝決定此事,不要再漫天要價。

三千多名匠官都按磨勘法升遷,光是俸祿就要多出幾十萬石。正在為九邊欠餉發愁的皇帝,不可能真想這樣做。

之所以提出這一點,不過是漫天要價罷了。

袁可立看出了這一點,知道皇帝不達目的不罷休,把這件事的決定權,直接交給了皇帝。

群臣這時候也紛紛想明白了,有的繼續請求皇帝裁撤文思院官員,按他們的想法做一位明君。有的則是和袁可立一樣,請求皇帝決斷。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