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城區調整進展(2 / 2)

“邵輔忠頌美讚導兼有,定為逆案第六等。”

“革去一切官階,起複為正四品護軍都尉,去海軍衙門聽用。”

這是認為邵輔忠出身浙江寧波,對海上的事情應該有點了解。如今東林黨起複,他這個浙黨和閹黨餘孽朱由檢保不住也懶得保,放在海軍衙門,算是廢物利用。

至於喻安性這個被列入東林籍貫的海軍護軍使是否能容下他,朱由檢就不管了。邵輔忠如果待不住,那就讓他致仕。

安排了監軍總署主官,並且決定在海軍衙門設立監察署後。朱由檢對海軍的設置,算是告一段落。下一步的調整,就是等海軍衙門設立,暴露出問題後了。

向袁可立詢問三法司改製的進展,了解一下進度。袁可立彙報了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的調整情況,突然提到一個情況,讓朱由檢始料未及。

這是城區衙署調整的事情,袁可立道:

“陛下命令在政務署成立財政科,還有一個民政股。”

“這兩個機構的職責,還請陛下示下。”

“財政科是否專管財政收支,戶部其它事情,是否都由民政股管起來。”

“遼東政務署專門設立的地政科,是否需要在城區設?”

“城裡麵的土地,應該怎麼管理?”

這些具體的事情,聽得朱由檢眉頭緊皺。因為他已經聽出,政務署的進展不順利。

而且最關鍵的是袁可立的態度,似乎對此不上心,沒有認真辦這件事。

戶部分為十三司,看起來對民政、財政、地政的事情沒有劃分。實際在十三司下麵,有民科、度支科、金科、倉科四科。熟悉這些事務的人,不可能把民政和財政的事情分不開。

如果認真去辦,財政科和民政股,是絕對能分開的。

但是,戶部沒有調整是事實,內部的事情也的確有些混亂。袁可立知道他有心調整戶部,不想在地方調整好之後,又隨著朝廷戶部的調整,還得繼續調整。這是情有可原的事情,朱由檢可以理解。

所以朱由檢耐著性子,詢問袁可立道:

“依卿之見,政務署應該如何設?”

袁可立當即說道:

“臣以為可仿照各縣,設置三班六房。”

“三班衙役分彆歸三署,六房的刑房歸廷尉署,兵房歸兵馬司指揮。”

“政務署可設置吏、戶、禮、工四房,以吏員充任。”

這個做法,和朱由檢預想的專業化城市管理完全不同,而且設置三班衙役、讓三班衙役歸三署,也和他把執法權單獨列出來的目的不一樣。

所以朱由檢毫不猶豫地否決了這個提議,說道:

“執法歸衛尉署,這個不能改變。”

“政務署如果有需要,可以從衛尉署調人。”

“廷尉署有需要的話,可以從刑偵科調刑警。”

“政務署的機構,同樣不能用吏員執掌。”

吏員管理很不規範,而且俸祿很低、上升希望很小。這些人基本就是以撈錢為己任,甚至在地方盤踞,形成吏員家族。

這樣的人如何能管好城市?朱由檢之所以任命品官,就是不想讓吏員把持地方。他寧願增加些流官,發放更多俸祿,也不願把權力讓給盤踞在地方的吏員。

但是袁可立的意見也需要考慮,他的一些想法,可能更符合現狀。朱由檢思索之後,說道:

“財政、民政、地政的事情,合在一起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