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督撫施政綱要(1 / 2)

《崇禎重振大明》全本免費閱讀

承天爵位的事情,在外廷沒有引起任何波瀾。

因為外廷的官員,大多不知道這件事。

王體乾雖然有心拉幾個人幫自己承擔壓力,卻同樣知道一旦不小心泄露出去,他可能會首先承受外廷壓力。

所以他做事頗為隱秘,隻告訴了幾個有可能被封爵的人。

這些人對承天爵位同樣極為動心,在王體乾的提醒下,各個向廉政部門主動申報財產,請求皇帝處置。

朱由檢按之前對王體乾的處置,收繳了他們的浮財,把難以變現的固定資產留給他們。

不過,為了防止一些人知道自己的處置辦法後耍花招,他還明確規定留下的固定資產占總資產的比例,不能高於三成。免得這些人大肆購買田宅,隻上交很少浮財。

這個政策,讓朱由檢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從內廷陸續收獲二百多萬財產。

雖然他知道這不是全部,但是相比把李永貞抄家也隻收獲二十九萬,效率要高多了——

抄家這種事情,實在太考驗執行力。中間各個環節,都有可能分潤。

朱由檢沒有那麼多有能力又清廉的官員執行抄家,更期望他們主動申報,把財產主動獻上來。

對於獻上財產的宦官,他也不吝重用,各個加快審查,任命太監職位。

外廷的官員在知道皇帝的處置辦法後,申報財產的積極性也高了點。因為他們知道,皇帝非常的通情達理,自己購置的田宅,很多可以留下來。

因為這個緣故,外廷也收獲了一筆意外之財,再加上罰沒附逆官員貴族錢財,勉強解決了陝西欠餉。

至於其他邊軍的欠餉,戶部是實在沒辦法解決。朱由檢隻能先從內庫拿出錢,把遼東的欠餉給解決了。免得遼東不穩,威脅京城安全。

這筆錢要等孫承宗上任時撥付,朱由檢先前在聽到遼東有欠餉時就有預料。為了支持孫承宗的工作,當然要在他赴任時撥下去。

如今朝野最關注的,還是朱由檢力推的磨勘法。

在得到黃立極等閹黨官員支持後,朝堂上支持磨勘法的聲音,逐漸響亮起來。

被特賜元士出身、聲名大噪的錢嘉徵,同樣在京城四處鼓吹。認為磨勘法是善政,應該儘快推行。

討論磨勘法的人越來越多,磨勘法的優缺點也被很多人提出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