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海外承天爵位(2 / 2)

“海外之地廣袤,朕就取《周禮》的數字,子爵封二百裡。”

“這個裡不是現在的裡,而是子午圈的八萬分之一,和大明現在的裡差不多,但是長度更固定。”

大明的尺有多種,有的比後世長一點、有的比後世短一點。一裡也不是一百五十丈,而是三百六十步、一千八百尺,大約相當於後世五六百米。

為了避免產生爭議,朱由檢想到“坐地日行八萬裡”這句話,記起來子午圈和赤道周長差不多,都在八萬裡左右。用後世的裡確定領地大小,方便以後在地圖上用經緯線劃分領地。

王體乾卻沒有在意這點,他這時已經完全嚇住了。

因為他終於認識到,皇帝不是在封單純的爵位,而是在封諸侯——

還是那種有領地、有子民,能夠被稱為封君的諸侯。

這讓他完全明白,皇帝為何允許建立宗廟:

諸侯五廟,就是真正的諸侯五廟。

海外世官改為爵位,其實在封諸侯!

心知這樣做會引起多少非議,王體乾甚至有退縮的想法。因為他知道外廷的大臣,不會都同意在海外封諸侯。

尤其是他隻是一介閹人,在大臣看來根本就不配封爵位。

不過看著皇帝的目光,王體乾退縮的想法,到底沒有說出來。

一是他真的想戴子爵簪纓,舍不得這種諸侯爵位。

二是他意識到皇帝在下一盤大棋,自己如果壞了皇帝的事,後果絕對很慘。

想想自己身為內官,權勢都是來自皇帝,也隻有皇帝能處置自己。王體乾咬一咬牙,決定答應下來——

再不濟也就像魏忠賢那樣人人喊殺,但是除了當今皇帝,還有誰能殺他?

自己身為太監,討好皇帝才是第一位,其它都無關緊要,都是細枝末節。

所以王體乾在聽到爵位封地之後,當即跪倒在地,向皇帝謝恩道:

“陛下如此厚賞,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