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模擬考試(2 / 2)

所以這件事情,不出意外地在朝堂上被否決,甚至還有臣子希望下旨申飭,嚴禁這類事情。

朱由檢沒料到群臣反應這麼大,對鄉試名額這麼看重,隻好放下了允許貢生應試的想法,試探著道:

“前宋太學有三舍法,外舍生二千人,內舍生三百人,上舍生百人。”

“朕以為可以適當放寬,允許前一百名太學生,參加明年考試。”

“畢竟明法科、明算科新開,若是應試人數不夠,朝廷也無光彩。”

群臣心中哂笑,覺得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

彆說應試人數不夠,明年參考的舉人,絕對比往常多。

畢竟皇帝之前就說了要多取些進士,現在又新開了明法科、明算科。想參加明年會試的,一定不在少數。

這些人彆管對法律、數算熟不熟,大多會參加明法科、明算科,增加成為進士的可能。

所以這兩科考試,當然不能讓太學生搶機會。

就連那些有子弟在太學讀書的,這時也沒法站出來支持。反對的人太多,大臣也扛不住。

太學生和朱由檢沒交情,朱由檢當然不會為他們強推這件事情。

但是為了獲得太學生的好感,也為了鼓勵太學生好好學習,朱由檢提出一件事情,向群臣道:

“明法科、明算科的考試大明沒舉辦過,最好先找些人模擬幾次。”

“今年十二月和明年一月這兩個月,每月在貢院舉行兩科模擬考試,允許所有太學生和在京舉人參與。”

“兩次考試都排在前一百的,授予正九品官職。一次排在前一百的,授予從九品官職。”

“有舉人功名的暫不授官,仍舊允許參加明年會試。”

這個沒有多大爭議,隻要不讓太學生直接參加會試,群臣就沒意見。正九品、從九品官職他們也不在意,舉貢出身還能被授予更高官職呢!

問清楚這些人如果入仕,仍是非進士出身後,群臣讚同舉行模擬考試。

朱由檢命袁可立、郭允厚主持,模擬明年的明法科、明算科考試。

相信在經過兩次模擬後,明法科、明算科考試能夠成熟起來,不至於明年鬨笑話。

應試舉人在看到模擬試題和答案後,也會知道怎麼答,不會毫無頭緒。

然後,群臣又對明法科、明算科的錄取人數和各地比例進行商議。

吵了一番誰也沒占便宜,最終還是決定參考進士科,分南、北、中三卷取士,比例仍舊是55:35:10。

南北中三卷,是洪武年間南北榜案之後,逐漸確立的進士取用比例。最初簡單分為南北卷,以南六北四取用。後來進一步細化,從南北各退五卷為中卷,分為南北中三卷,比例也變成了55:35:10。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