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有些驚訝,沒想到袁可立會為秦士文說話。
這個人被閹黨推出來和袁可立打擂台後,朱由檢也曾了解過,知道他確實有些能力,而且受過嘉獎。
如今有袁可立舉薦,朱由檢順水推舟道:
“秦士文曾上疏頌美,也是建祠從犯。”
“念在他隻是跟隨建祠主犯署名,主觀附逆傾向不重,朕就定為第七等。”
“革去一切官階,以洮岷、宣府功勞複職正四品太仆寺少卿,加從三品參政銜,署理太仆寺卿、署理兵部右侍郎。”
“讓他好好做事,不要讓朕失望!”
舉薦的人才得到任用,袁可立心中十分寬慰。覺得皇帝雖然在一些方麵另有章法,卻能聽取諫言,不失為一位明君。
想到還有很多官員需要審查,袁可立又上奏道:
“陛下所說幾等情節,還請定下章程,讓有司按法定罪。”
朱由檢點頭稱善,向群臣道:
“魏忠賢謀逆未遂,朕也不想對逆案大肆追究,免得大興刑獄,天下因此不安。”
“但是若不追究,也無法彰顯正氣,給那些用生命阻止魏忠賢的君子交待。”
“所以朕決定首惡必究、主犯必問、脅從小懲,將逆案人員定為八等。”
聽到這個決定,群臣大多鬆了口氣。他們知道自己不可能算是首惡,大多連主犯也算不上,隻會受到小懲。
果然,朱由檢對脅從人員的處置,一點都不嚴重:
“第八等是詞頌,像張九德那樣曾經上疏稱頌魏忠賢的,念在其不知魏忠賢謀逆,僅是跟隨閹黨稱頌,革職後允許恢複原職、加銜酌情授予。”
“其他曾經靠稱頌、依附閹黨獲得升遷的,吏部要一一核實,革去冒濫官位。”
“然後視以往功績,重新任命官職。”
說著,朱由檢叮囑吏部道:
“各部門的官職,應嚴格按照編製。對有品級的官員重新登記造冊,統計官員人數。”
“所有官職寧缺毋濫,寧可讓低級官員暫時署理,也不能超出編製。”
“原有的各種正卿少卿、尚書侍郎加銜,這次要一並革去,新設的四輔大臣、承政司、侍禦史加銜,要在複職時酌情授予。儘量官職相符,少授予各種加銜。”
“朕不想以後還要計算太仆寺有幾個正卿少卿、兵部有多少尚書侍郎。”
對這種拿實際官職當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