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黃帝紀元(1 / 2)

《崇禎重振大明》全本免費閱讀

不管外界的議論如何,朱由檢都認真穿上袞冕服行告天禮,去奉先殿謁告祖宗。準備在群臣討論出結果後,以上天名義確定新的紀元。

次日,朱由檢再次到皇極殿上朝。

聽取群臣處理天啟皇帝後事的進展後,朱由檢便見到他們爭先恐後地就紀年發表看法。反對設立新紀年的意見雖然也有,卻淹沒在眾人議論裡。

朱由檢認真聽取,發現群臣所奏意見雖然各有不同,總體來說卻不外乎三種:孔子紀年、黃帝紀年、乾支紀年。

支持孔子紀年的自然是儒家之人,想要仿照基督紀元,確定孔子紀元。

支持黃帝紀年的比較複雜,有的是信奉黃老道教之人,有的是勳貴一派,還有的揣摩聖意、想要投皇帝所好。

支持乾支紀年的想法最為簡單,他們認為現有的乾支紀年法已經很好,隻要選定一個元年、用數字編排就行了,不用有大動作。

三派吵吵嚷嚷,朱由檢也不參與,讓他們自己吵出結果。

最終,孔子紀年因為有把儒家宗教化的嫌疑,被許多文人所排斥。黃帝紀年和乾支紀年爭論之下,最終逐漸合流,甚至還引用儒家先賢學說,讓支持孔子紀年的人也說不出反對:

“孔穎達《尚書正義》有雲:”

“《世本》雲:‘容成作曆。大撓作甲子。’二人皆黃帝之臣,蓋自黃帝已來始用甲子紀日,每六十日而甲子一周。”

“《史記》有雲:蓋黃帝考定星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閏餘。”

“既然黃帝製定曆法是用甲子紀日,我們可以定黃帝製定曆法之年為元年,以黃帝紀年,並用乾支紀年。”

眾多意見統一,似乎結束了爭論。然而,因為黃帝的年代久遠無考,導致這隻是更大爭論的開始。

圍繞著黃帝什麼時候製定曆法,眾人議論紛紛。還有人提議應該以黃帝登極之年作為元年,這樣爭論就更多了。

有人按《皇極經世》推算的堯舜年代往前推,有人按《帝王世紀》往前算,卻都難以確定年份。

最終,還是朱由檢一錘定音:

“《大戴禮記》雲:”

“宰我問於孔子曰:‘昔者予聞諸榮伊,言黃帝三百年。請問黃帝者人邪?亦非人邪?何以至於三百年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