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李國普擬的票旨,朱由檢讚賞他的忠心,把這件事記在心裡,準備以後任用。
然後,他也沒心情再看奏疏,向徐應元道:
“這些奏疏和票擬,送到司禮監那裡吧!”
“具體怎麼批,讓廠臣和王掌印決定。”
“唯有一點,陝西邊軍要先補發一年軍餉,不能任由士卒逃亡。這件事刻不容緩,不可稍有拖延。”
“等到陝西其他情況查清後,要進行整體梳理。”
明確表示對陝西情況的重視,朱由檢對其他事情,顯得不怎麼上心。免得魏忠賢以為自己貪權,以後不可能容下他。
把政事推了出去,朱由檢一時閒來無事,在宮中到處走動。看到一人在正殿旁邊的廊廡等候,他心中有些奇怪,道:
“你是誰?”
“為何會在這裡?”
沒料到突然被皇帝問話,那人匆忙行禮,然後方才回答:
“微臣餘煌,現任翰林院修撰、起居注,掌修注之事。”
有些恍然,朱由檢點了點頭,明白了他的職責。向餘煌道:
“你是天啟五年的狀元吧?”
“我記得你的名字,還是皇兄改的,加了一個火字。”
餘煌急忙解釋道:
“非是微臣冒犯,實是餘皇為古船名。”
“先帝愛護,為臣改了名字。”
微微點頭,朱由檢也不管他是否在給天啟皇帝貼金,都默認了此事,道:
“曲禮有雲:禮,不諱嫌名。二名不偏諱。”
“本朝避諱之法,一向遵循古禮。除成祖皇帝是單字名外,其餘諸位皇帝,均不避諱單字。”
“連名字用的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