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重振大明》全本免費閱讀
次日,朱由檢上朝處理事務後,見到內閣按自己吩咐,為每一封奏疏草擬了至少兩條票擬,心中甚是愉悅。
這個改變看似微小,其實卻是把內閣整體的草擬聖旨權力,分割給了閣臣。以後朱由檢隻需要在內閣中安排一個聽命自己的大學士,就能通過他擬定票旨,把自己的意見轉變成聖旨。而不是像現在的魏忠賢,壓服整個內閣後,才能貫徹意誌。
這對朱由檢來說,無疑是一大勝利:
文官集團作為一個整體時,連皇帝都能牢牢壓製。
但是分割為每個人後,卻沒有人能抗衡皇帝。
如今內閣權力分散已經被打開了口子,以後隻需要調整分工,就能拿捏他們。
朱由檢對內閣分工不明的情況,可謂很不滿意。同時他也從中,看到了掌控內閣的機會——
以後如果對某個閣臣不滿意,隻需要調整分工,就能把他邊緣化,甚至等待他出現錯誤,然後革職拿問。
所以內閣分工的權力,朱由檢一定要握在手裡。讓首輔和其餘閣臣分開票擬,就是分工的第一步。以後他會把各種奏疏分類,由首輔和專職閣臣票擬。
懷著愉悅的心情,朱由檢打開奏疏一看,頓時心情大壞。
原來,黃立極、施鳳來、張瑞圖三人所擬的票旨上,寫著“朕與廠臣”四字。這讓朱由檢像吃了蒼蠅一樣,感覺極不是滋味:
魏忠賢算什麼東西?竟敢與皇帝並列!
天啟皇帝還說他忠貞,這算哪門子忠臣?
都和皇帝並稱了,下一步豈不是要從九千歲,真正變成萬歲?
這個人絕不可留,而且要嚴加處置,以儆效尤!
更加堅定了處置魏忠賢的決心,朱由檢卻沒有發作。因為他清楚地知道,如今天下人還沒適應自己當皇帝的事情,甚至連自己當皇帝的消息都沒收到,必須要繼續借用魏忠賢的名義,方便施行政令。
這種認識,讓朱由檢更加感到憋屈,甚至覺得屈辱。
懷著這種心情,朱由檢看黃立極、施鳳來、張瑞圖三人的票旨時,怎麼看都覺得不順眼。看到李國普隻用“朕”的名義,覺得舒心許多。
不過,想到李國普敢這樣做,是因為他的老家高陽縣和魏忠賢老家肅寧縣相鄰、兩人有同鄉之誼,朱由檢深感歎息。
李國普算是個忠心的,張皇後父親張國紀被閹黨攻擊時,就是他保全的。
可惜他和魏忠賢關係太深,朱由檢不敢去聯絡。
魏忠賢倒台之前,他不敢放心使用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