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醒說道:“喬兄所言不錯,敦州的治所,也應該在從芒部遷徙過來。”
叫什麼名字,在虞醒看來一點都不重要。
隨口安排。
喬堅卻破防了,喬堅說道:“公子,你是要我來這裡主持築城嗎?”
虞醒說道:“非喬兄,不得擔此重任。”
“公子,你殺了我吧。我不是不想做,實在是忙得要死,不說彆的,公子你在芒部堤壩工程,還沒有完全結束,沒有我在那裡盯著,不知道他們會做成什麼樣子。”
喬堅雙眼帶著絕望,說道。
“更不要說錢糧的事情。芒部第一次田稅還沒有收過來,現在全靠繳獲,也就是芒部原來的積蓄,還有七星山的軍資,這並沒有多少,根本不夠修建城池。”
“最重要的缺人。”
“芒部的人力,被公子抽調了許多。而今很多士卒在七星山有了田,他們又從芒部叫來許多人。芒部已經出現了人員短缺的問題。而七星山這裡,未來能容納多少人。屬下不知道,但是屬下知道,現在公子麾下,這一點完全不可能完成公子口中大工程的。”
“再有就是能用的人才。”
說到這裡,喬堅更是帶上的痛苦麵具,說道:“芒部的人才,都被公子吸納到軍中,現在芒部識字的人都沒有多少,再兼顧七星山,根本不可能。”
“公子,我們緩一緩吧。”
虞醒看喬堅如此之痛苦,也做了一些自我反省,覺得自己給喬堅安排的事情太多太繁雜了。誰叫他身邊隻有一個喬堅能用。上陣拚殺的人,大山之中有的是,能統籌安排,安定地方的人才,卻是太少了。
隻是虞醒還是堅定地搖搖頭說道:“緩不得,一步也緩不得,日暮窮途,吾必倒行而逆施。”
是的,虞醒知道這麼多事情做下去。太多太繁重了。
但是,天下局勢如此。虞醒必須抓緊每一分鐘積蓄力量。不然,等他暴露在韃子視線之內的時候,就是要經受狂風暴雨的打擊的時候。那個時候,怎麼可能有時間積蓄力量。
他在七星山築城,有一個沒有說出來的原因。
那就是後世七星關西南方向重要的關卡。如果虞醒要在雲南立足,那麼七星關就是抵抗北方元軍一個重要地點。
虞醒之所以沒有說出來,因為想得太遠。畢竟很多人看來,雲南而今都夢裡才有,就想著怎麼守了?
這就是虞醒與一般人不一樣的地方。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不過喬堅提出的問題,虞醒不是沒有想過的。虞醒說道:“喬兄,你挑幾個人負責就行了。你來七星山幫我。”
“萬萬不可?”喬堅說道:“我現在麾下的人是阿濟的舊部,將芒部大權交給他們,如何信得過啊?”
“儘可信得過。此一時彼一時也。”虞醒笑道。
虞醒對人心不相信,他相信利益。
當芒部大量將士因為戰功,在七星山有了土地。芒部上下的民心已經在虞醒手中了。即便有少數幾個人有彆的心思,芒部百姓也會將他們鎮壓下去。
因為芒部百姓的土地是與虞醒聯係在一起的。
虞醒倒台了,他們的土地誰來承認。
“至於堤壩的事情,我準備將漢軍士卒的土地,與芒部士卒的土地進行調換。漢人的土地放在這裡。”虞醒說道。
“這------”喬堅有些沒有反應過來,說道:“公子的意思是?”
虞醒說道:“是芒部百姓自己的土地,他們自己人繼續營造,反正也沒有什麼難度。真出了問題,也不是我們的問題。”
虞醒所有政策都有一條線,不可告人,但自己不能不知道。
那就是漢夷之分。
是的。虞醒一心一意化夷為漢。但是他更清楚這一件事情,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在做任何決定的時候,都要將維護團結放在心上。有時候寧可犧牲一些彆的東西,也不能造成漢夷之間的矛盾。
也就是說,芒部的堤壩可以做不成。
可以出問題。
但是這個問題,一定不讓當地百姓認為是外來的漢人禍害他們。
其實,十步之內必有忠信。芒部的人,或許各方麵水平很低。但是虞醒沒有過來之前,他們也過了幾百年了,種了幾百年地了。一些基礎的事情也不是不能做的。
就好像堤壩問題。
虞醒已經做好框架,下麵就是一些土方工程,埋苦力的事情,即便出問題,又能出什麼問題,無非是挖歪了幾米。堤壩不牢等問題。
這不是不可挽回的問題。
本質上,是喬堅對當地夷人深入骨髓的不信任。如果這樣做的話,芒部幾乎成為他們本地人自己管了。
在喬堅看來,近乎失控。
“這能行嗎?不會有問題嗎?”喬堅說道。
“必須行。”虞醒說道:“做事一定要抓重點,從現在開始芒部已經不是我們的重點了。這裡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