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七星關的規劃(1 / 2)

靖天下 名劍山莊 6582 字 12個月前

第五十三章七星關的規劃

到的時候,重慶已經陷落了。

趙立當時準備自殺。

進非吾鄉,退非吾國,天地之大,何處容身。

幸好遇見了李鶴。

當趙立知道虞醒在芒部立足,以大宋敦州刺史自居的。這才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李鶴將張萬的回答說了。

趙立說道:“這張萬還是算忠貞之士。張萬也找了,什麼時候去見虞使君?”

李鶴其實不僅僅去見了張萬。

但是現實卻很令李鶴傷心。

有些人還算有良心,隻是閉門不納,送客而已。但是有些人就不是了,是真想要拿李鶴的人頭,做晉身之階。

李鶴是好惹的嗎?

如果臨陣指揮,李鶴也就平平。但是暗殺,潛伏,乃至長街小巷鬥室之內的廝殺,李鶴還沒有怕過誰?自然是賞兩個透明窟窿。

事情傳出去,李鶴的名字也泄露了。

是以,張萬以為李鶴是來殺他的。

李鶴苦笑說道:“現在不走也不成了。”

李鶴也不是鋼筋鐵骨,一係列戰鬥,耗儘心力的潛伏接近,身體也透支了。更不要說,已經驚動了韃子,如果不趕緊走。韃子的追捕嚴密起來,李鶴自己能走得了。趙立這個老頭子,還有幾十個願意投奔虞醒的讀書人。可就不能走脫了。

趙立捏著白須說道:“正好,我早就想看看,這位虞刺史是何等人物了。”

李鶴說道:“您會看到的。”

隻是話雖然這麼說。但是依然頭疼。

當初他們從瀘州到諸葛寨,冒了極大的風險。從梅國忠軍營之中走過了。而今,想要再次如此,根本不可能。

所以,去芒部這一件本身,也很難的。

********

七星山七座山的一座上麵。

這裡是附近的製高點。從這裡可以將七星山下的河穀的儘收眼底。

虞醒正在拉著剛剛從芒部過來的喬堅,說自己對七星山的規劃。

上一次大戰的餘波,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

戰後論功行賞,最難以處理的是龍大山。龍大山出家,跟隨舍利畏一起隨著安阿卡東征。

這一件事情算是解決了。剩下的事情就是按部就班,根據虞醒製定的章程來便是了。

安阿卡從俘虜之中整頓出四千軍隊,大舉東進。已經在安氏內部撕開一個大裂縫。

安阿諾兵敗身死,本來對水西安氏就震動非常,而今更有安阿卡奪位。安氏內部就有分裂了。首先依附於安氏的四十八寨,很多的保持中立,甚至與虞醒拉關係。

水西安氏暫時沒有威脅了。

虞醒就將注意力放在七星山本身。

“我要在七星山築城。就在這裡,這裡修建一座城池,可以卡三條道路。”虞醒指給喬堅看。

喬堅細細看過去,的確如此。七星山這一帶,並不是一道河穀地,而是數道平行交叉。或許是無數年前,這裡有大河衝刷,但是時過境遷,當初的大河已經轉移到其他地方去了。隻留下這一道穀地。

虞醒繼續說道:“你看,這七星山山下有河,就河水流量要比芒部太多了。隻要修建堤壩,能開辟出的土地,要遠勝芒部。不要看現在人少,但是這裡承載人口的潛力,要遠勝於芒部。”

曆史已經證明了。

芒部在後世僅僅是一個鎮。

而這裡是畢節市七星關區。

這裡大規模開發,是明代的事情。明代在這裡建立衛所,也就是畢節衛。演變成後來的畢節市。

虞醒並不是僅僅靠曆史上事實反推,他是實際考察過的。如果說芒部的土地潛力,最大多幾萬畝。而七星山這裡,虞醒就說不清楚了。

因為芒部是深山之中一塊小盆地,而七星山這裡是延綿狹長的穀地,真要說起來。虞醒不可能跑太遠去勘探。

隻能說,十萬畝應該不是問題。

“而且,鐵礦,煤礦這些礦產也都有,甚至要比鐵監那裡方便。在此築城掌控四方。最為合適不過了。”

虞醒將自己的想法,事無巨細地告訴了喬堅。

喬堅說道:“所以,這裡才是真正的敦州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