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啥短板不適合踏道?
脾氣不好嗎?
不對呀。
謝叔好像特彆欣賞脾氣衝的。
「你現在不念書了嗎?」
我滿心疑惑的看他,「就跟著謝叔走南闖北了?」
「念著呢,學校請假了。」
乾安現在倒是有問有答的,「三爺現在身體不好,打邪時身邊要有人照應,家裡的兄弟一聽這活兒要來農村,就攛掇我過來,說什麼城市套路深,要多回農村。」
他意有所指的看了看我,「你會讓他們明白一個道理,農村路更滑,你看著老實卻狡猾。」
嘿。
他真是耗子啃碗叉子。
口口不離瓷兒。
我不想和他杠,聽著他話就問道,「謝叔家裡還有很多兄弟姐妹嗎?
「沒有姐妹,隻有兄弟。」
乾安頭朝著後麵的牆壁一枕,「還在三爺身邊的,加上我有五人,年歲都比你大,回京中你就能看到他們了。」
說累了他還閉上眼,「萬應應,彆怪我沒提醒你,三爺身邊有一個算一個,都是極其有個性的男人,你去了隻會格格不入,根本待不下去的。」
我垂著眼沒搭茬兒,就衝乾安對我的態度,估摸那幾位也……
算了!
想這些沒用。
人與人之間要靠相處。
我要相信自己能行,正整理著心情,眼前突然多了張長方形的符紙。
沒等我疑惑他捏著張符紙在我眼前晃蕩乾嘛,乾安就壓低聲問道,「萬應應,這是什麼?」
「符紙呀。」
「三歲小孩兒都知道這是符紙。」
乾安緊著眉,「你不是號稱看書多基礎好麼,我問你,符紙分為幾部分,先生燃符時為什麼會說急急如律令?!」
考我?
沒問題。
指了指他那張恨不得杵到我眼珠子裡的符紙,「它分符頭、符膽、符腳,咒的話分派彆。」
「單說急急如律令,書中有多種解釋,一種說法是道教由張天師所創,他曾經入朝做過官,便將朝中的一些規矩用在了道教儀式裡,誦令後,可以使神吏前來調遣。」
我耐心道,「還有種說法是周朝有個叫律令的人,善走,疾步如飛,死後是雷部小神,他的速度可以和雷電一樣快,召出律令神,能最快速的向神明傳達意願。」
「你是怎麼記住的?」
乾安擰眉,「光靠看書?」
「嗯。」
我點頭,「蔡爺爺說這是慧根和天賦的體現,可能我一開始沒記住,但等到用的時候,就會浮現在腦子裡,尤其是這種書麵知識,就算一時半會兒沒吃透意思,也能記牢,哎,你不是也有慧根嗎?記不住?」
乾安快速折疊好符紙,看向房門就道,「怎麼還沒談完。」
我猛地想到了啥,「你不能踏道的短板,該不會是記不住書裡的東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