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半文錢(1 / 2)

玩唐 午後方晴 8696 字 2個月前

李顯讓李裹兒這一句無心的話氣糊塗了。可是許多大臣卻低下頭去,想笑,心想,正合我意。

李顯也感到心裡麵冤枉,這事自己到結束時才清楚。要整也是自己妻子整的,但不能說妻子不好。沒有妻子相陪,自己能活到今天嗎?能做皇帝嗎?在房州那些淒風苦雨中,自己多少次產生了不想活下去的念頭,都將上吊用的繩子拿了出來。如果不是妻子好言安慰,自己會是什麼樣子?

所以現在出了事,不能將責任往妻子頭上推,自己也要擔待一點。事實後麵自己反應過來,也繼續默認了。確實頭腦在那一刻是昏庸的。

妻子怎麼就這麼糊塗呢?娘家人要緊,是親人,可真正的哥哥父母已經死去,隻是一些堂兄弟。王畫可是即將的真正未來女婿,這個關係同樣親密。韋氏一點也沒有糊塗,她比李顯頭腦清醒多了。

當真為了娘家人開罪王畫?就象產業的事,她也隻是淡淡的說了幾句,並沒有追究王畫。就是後來從美洲回來的兩個人,讓她心中有些猜疑,都沒有動殺心。主要王畫在調查過去的曆史,讓她擔心王畫與她為敵,加上宗楚客等人的挑撥,這才提前下的狠手。與娘家人並沒有多大關係。

實際上大殿上發生的事,源源不斷地進入她的耳朵,心中的後悔程度一點也不亞於李顯。

但玉璽是要的,這是皇權的象征,就是韋氏在心中十分垂涎,可也不敢輕易碰玉璽。更不能讓李裹兒當磚頭砸,所以李顯立即讓侍衛上去將玉璽搶下來。

可自始到歸,他隻顧了玉璽,就沒有想到這個玉璽一下一下地砸下去,對宗楚客有多大的傷害。

也沒有那麼嚴重,傷是傷了,這砸了多少下了?但李裹兒力氣小,沒有傷到骨頭裡麵,可打人不打臉,形象有些難看,血流滿麵。彆看老宗揍得嗷嗷直叫,其實老宗心裡說,讓李裹兒再來幾下吧。不是他受虐狂,這次事情有些大條了,但kao誰保命?皇後與皇上,他可沒有王畫手中那些雄厚的本錢。可現在韋氏顯然有可能會讓他做頂罪羊,皇上對他就更沒有好感了。這是打悲情牌。都讓李裹兒揍成這樣了,皇上總有一點憐憫心吧。

所以老宗也是一個人才,可惜用錯了地方。

果然看到宗楚客抬起頭,李顯嚇了一大跳,其他大臣也嚇了一跳,這個揍得太慘了。

而且宗楚客好歹是一個三品大臣,就是有罪,也是朝廷來處理,該殺,或者該貶職該流放,這是朝廷來執行的,李裹兒在金鑾殿上就是不用玉璽,這樣狠揍宗楚客也是不對的。

李顯立即讓人扶他下去醫治,然後嗬斥李裹兒。

李裹兒根本沒聽,她在看九州鼎圖,早就知道有這張圖,要看,王畫沒讓,說畫好了準會第一個讓她,給她一個驚喜。現在看到了,事實許多地方還沒有畫好。但也不是王畫拿出來的,這是抄家抄來的。

王畫經常說大地是圓的,這回終於知道怎樣圓了,一個大圓球,從那個什麼歐洲通達那兩個美洲,收回來,又繞到唐朝了。

其實這張地圖以及鼎文有許多遺漏與缺失的地方。本來就相隔了一千多年,山川河流等地貌在許多地方發生了改變。王畫雖然讀過很多書,可不是能清楚地記下所有的知識,有的沒有記下的,有的沒有看過,有的記錯了。還有,原來的世界就對一千多年前的事,沒有完全考察出來,或者考察出來的也是錯誤的答案。

因此這張地圖錯得更厲害。

比如王畫也做了經緯度,可這能準確嗎?再比如除了唐朝,以及大洋洲一半地區,因為已經有許多人定居,地形稍微正確一點,詳細一點,其他地方隻標注了很大的山脈河流、平原也盆地,或者有名的風景區。至於一些中小型的河流與山脈王畫就根本沒有畫出來。再比如各地的音樂舞蹈與人種,要到幾百年後出現,或者根本就沒有。

但甭管錯了多少,就是唐朝派幾十萬人去測量,以現在測量製圖的條件,都未必有王畫這張圖畫得清楚。如果不是他,這張地圖有可能最少得過一千一百多年才能出現在世界。王畫也沒有忽悠,他寫了正在探測,隻能當作重要的參考,不能當作百分之百的事實。

當然這張圖傳出去,也會有爭議,雖然王畫很早時候就說過大地是圓的,可沒有明確說出來。現在都用地圖標注,而且將它當作九鼎最重要的一環。不過好在對他在雜學的學問,而且船隊都幾乎到達了大半地方,敢質問的人真沒有幾個。也不是中世紀的歐洲,唐朝在學術上還是比較開明的。

李裹兒沒有考慮這些,她望著地圖忽喜忽憂,眼淚兒卟卟地落。

李顯心軟了下來,這個錯誤的決定,不但對唐朝產生了無法挽回的影響,也對女兒的終生幸福產生了不可挽回的影響。

於是他做了一個決心,命令撤軍。

不圍剿王畫了,昨天晚上那個陣勢都抓不到,甚至有可能都沒有受傷,現在逃出洛陽,都快中午沒有消息了,估計基本沒有抓到的希望。而且他也害怕了,既然王畫掌控著這個力量,如果逼急了,王畫一朵朵的菊花開放,昨天晚上如果開在鄭州、汴州等地,駐軍又少,整個城市能完全淪陷。

還是讓他早一點到大洋洲去,做一個海外王,然後派人與他談判。這張九州鼎圖也證明了他野心不大,談得好,讓他將這些菊花撤了。不怕他手中的軍隊,不怕他人脈,就怕這些個菊花。軍隊也好,人脈也好,都是在明處,可這些個菊花卻在暗處,就連他們自己作為菊花,都未必得知。怎麼查?這才是唐朝最致命的危脅。

事實這道詔書過後,幾乎沒有一個人反對。

他害怕,韋氏更害怕,宗楚客他們也怕將王畫逼急了,就是將王畫殺死,還有兩個丫頭片子逃在海外。這不是在嶺南,不是在漠北,真不行用軍隊堆就是。隔了萬裡大海,除了王畫家的船隊外,誰能調運多少軍隊?怎麼樣將事情消除吧。

張說他們也比較高興。從內心深處,認為王畫所做的,就是忠心,也該殺頭。可這個頭太關健,殺不得。而且也看出來了,韋氏為什麼殺王畫?隱隱地他們感覺韋氏要有大動作了。

王畫是什麼人?立的功勞,他們一生都難以向背,而且是韋氏的女婿,這說下手就下手。況且自己這些普通的大臣。可自己這些清流還是她的眼中釘、肉中刺,王畫倒下了,接下來是誰?隻要王畫能活著,就能對韋氏掣肘。這時候不要什麼國與家了,法與紀了,得先保命。

不過也有麻煩,唐朝拿大洋洲沒有辦法,可王畫手上船舶無數,短短幾年就幾百萬人了,若乾年後會有多少人?而且王畫的本領,不要說治理一個大洋洲,就是治理唐朝,也足足有餘,起碼比李顯好上百倍千倍。這個國家成長起來,對唐朝有什麼影響?

其實這等於上演了一場十分荒唐的兒戲,從昨天晚上到現在,洛陽損失不其數,無數百姓死於混亂之中,馬上到來的還有許多百姓因為罪行嚴重,被砍頭。但兩個主要人物,韋氏與王畫朝廷都不追究責任。

但李裹兒這一鬨,也給了李顯下台的機會。彆的本來沒有,和稀泥本事李顯不小,也許成了現在李顯的本能。本來不好撤軍,撤了這個國家以後所有人都跟著學習,無法無天了。

李裹兒這一鬨,我這就是糊塗吧,也是為了心痛女兒。有本事,你來得到我女兒的垂青。

可李裹兒聽卻十分高興起來。雖然這個結果還不是她所需要的,但最少王畫安全了。這才哭哭啼啼離開大殿。

王畫都能重拿輕放,菊民就更好處理了。

幾十個領首的是不能放了,在昨天晚上帶頭鬨事最凶的也不能放了,手上有人命案的同樣不能放。至於其他人,或流放或鞭笞。家中搶來的財產也要全部交出來。

這樣一來,最少得幾百人被砍了頭,但如果連這樣都不殺頭的話,以後國將無國,家將無家。更多菊民生命保全下來。估計就是王畫知道了,也不會生多大的氣。將幾千人全殺了,震撼肯定會很震撼,但考慮王畫會不會接受。

菊民處理了,其他亂民更好處理,也從輕處理。不是不想,如果殺,同樣也不知要殺多少人。所謂法不責眾,就是這個道理。真追究,明天洛陽至少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家要戴孝。這事兒沒有辦法處理。

收繳財產,鞭笞為主,連流放都很少,不敢殺,也不敢流放,難道讓洛陽成為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