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九州鼎現(1 / 2)

玩唐 午後方晴 9556 字 2個月前

這可是李顯執政以來最安靜的一次早朝,整個朝堂鴉雀無聲。。。是沒有針,如果有針,此時針落到地上,保準有耳朵好的能聽見。

安靜了好一會兒,也不是朝廷無人。既然呆在這裡,就沒有一個弱夫,比如宗楚客,頭腦差了嗎?恐怕將這些人排一排,分成十等,李顯的頭腦絕對排在第九位,有可能隻排在第十位。主要是讓人怎麼辦?如果李顯手上有一個如來佛,還能將王畫降伏在五指山下,順便將李紅與沐孜李捉來。可李顯怎麼可能請來如來佛?

就這麼傻瞪著眼。

但瞪到最後,也有人漸漸明白過來。

俗話說,咬人的狗不叫,叫的狗不咬人。比如韋氏,看到沒有?想要害死王畫,提前一點風聲都看不出來,照樣答應王畫與李裹兒的婚姻,然後喊王畫前去赴宴,幻術、雜技、舞蹈表演,這是王畫提前得到消息,換誰準得上當,也不用打了,隻要一杯酒下去,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但王畫呢?

如果他真想造反,已經有了這個基礎,這樣還沒有基礎什麼時候有基礎。但是如此嗎?既然他能預算到糧食漲價,打壓糧價能收獲一些財富,跟從而漲豈不收獲更多?一點風險也沒有。那麼國家早就亂了。這不說,那有想謀反,將這些力量一一亮出來的?

這不是在謀反,而是在要脅,一種變向的談判。

咱手上有了這個力量了,也不是王小二了。讓朝廷害了不提,但彆將我真當作王小二。王畫逃出去了,有可能家人親人有可能也基本逃出去了,可有族人,朋友,手下,還有兩個妹夫,全在唐朝,王畫沒有辦法轉移。確實不能轉移,家人利用到嵩山進香消失,還可能遮掩,張九齡與嚴挺之兩個人都在朝中為官,還是達到一定品級的官員,這一下子消失韋氏還不警覺嗎?

為什麼要全部將這個力量亮出來?這就是說為了一種恐嚇,王畫最有名的不就是護短嗎?

但彆懷疑王畫的決心,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朝廷還要決裂,換作自己同樣也會被激怒,況且王畫為唐朝立下了多大功勞?以王畫的智慧,再加上這個龐大的力量,顛覆唐朝未必沒有這個可能。關健還有突厥人與吐蕃人在一邊伺機待動,那時候有可能唐朝能成為一場盛宴,為這三大強敵瓜分。

也對也不對。如果李顯這時候腦子還不清醒的話,王畫隻好背水一戰了。但正因為吐蕃與突厥人伺機而動,反而王畫更加猶豫不決。

可這樣分析下來,對這六千多菊民的處理更讓人難辦。

王畫也正是此意,並且他還小視了天下英雄,為了怕意外發生,他還留下一個提示。

一會兒刑部的人又呈上來兩樣東西。

這是搜查王畫家中得來的,原來準備找一找看能不能發現什麼有用的東西。這能找得到麼,不是一天兩天,有什麼有用的資料要麼轉移了,要麼燒毀了,但也不是沒有發現,一是看到那個巨型遊泳池,第二個在王畫書房看到一個很大的卷軸與另一張圖紙夾在一起。看到後,嚇得不敢作聲,立即帶到皇宮中來。

李顯打開的是小圖紙,那個卷軸有些大,沒有立即打開,這是人之常情。但一看立即收了起來。

這又是一張銅礦圖,但不是唐朝的銅礦,而是在突厥境內。後世中的王畫,外蒙古一開始也沒有人知道有銅礦。主要很深,有的銅礦深達一百多米,但銅礦藏量很大,與智利並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銅礦國。彆看麵積小,可是中國的銅藏量數倍。而且集中,隻是那麼四五個。最大的一個銅礦僅離中國邊境幾十公裡,這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

王畫就畫出了這兩個銅礦所在地,並且標注了它的特點,特彆是提起了藏量是唐朝銅礦總和的數倍。這兩個銅礦就是後世有名的額爾登特礦與奧雲陶拉蓋銅礦。其他幾個銅礦王畫就記不得了。除了這兩個銅礦,突厥還有什麼?好東西很多,外蒙古礦產資源在世界上能排前二十位,況且現在突厥麵積比外蒙古還要大得多。當然有的礦產現在開了也沒有人會利用,可有一樣,黃金!蒙古的黃金有幾千噸,這是噸,不是斤,其中中心省紮瑪爾地域是世界上最好的沙金產區之一。就憑這條消息,就能讓人發瘋。當然,為了照顧老大哥的反應,一九四五年簽訂的條約不作數了,海參崴割讓了,外蒙古獨立了。這無所謂,主要這些礦產一開采,也是主要流向中國的,但因為沒有多少河流稀釋灰塵,結果對中國的環境破壞卻最大。這才是王畫心中傷痛的地方。

但李顯知道王畫這有點不安好心。

前世不是屬於中國的,現在也不能說是屬於唐朝的,如果在他爺爺手上,突厥還真屬於唐朝的,軍隊都駐紮到了嗢侖河。況且這兩個銅礦呢。但現在唐朝還有力量約束突厥嗎?

可這兩個銅礦怎麼辦?這個金礦又怎麼辦?突厥人本來就很凶悍,可為什麼不能成為唐朝的最大患處?就是因為太窮了,如果得到這三個礦,結果可想而知。

沒有那麼嚴重,王畫手中的那個銅礦還小嗎?藏量同樣也超過了唐朝的銅礦總和,但現在也不過一年為王畫帶來幾百萬貫銅錢。其實銅幣一旦發行過多,就貶值了,得不償失。如果按照銅幣價格與後來銅的價格相算,銅幣價值也遠遠低估了。對此王畫同樣也不讚成的。

王畫的心理沒有人明白,李顯已經打算隻能找幾個重要大臣商討此事。他是想保密的,可能保住密嗎?與蕭至忠一說,馬上太平公主、李旦等人就知道了。與宗楚客一說,馬上韋氏、李承嘉等人就知道了。越是保密的東西流傳得越快。

但王畫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兩國一開戰,他就更好立足了。這是私心,從公心來說,王畫也想將這個地方安定下來,從一開始的匈奴、東胡到後來的鮮卑、柔然、突厥再到後來的回鶻、契丹、女真、蒙古,這成了中國人眼中的一個傷痛,雖然吐蕃在唐朝殘忍,但沒有蹦達多遠。而這些民族不是蹦達了。這個地方無論如何也要安定下來,而且還要治理。因此早遲一天也要開戰。

這是王畫玩的第一個小心眼。

第二個也不能說是心眼,因為本來就打算製造的,後來中止下來。

那就是九州之鼎,實物王畫沒有製造,可圖紙特地留了下來。麵積太大了,也不是銅礦圖,李顯立即打開,放在龍案上是看不見的,隻好放在大殿中央。一打開後,所有大臣一起站起身來。應當來說,唐朝還要好一點,沒有將大臣當作奴才,規矩也不嚴格。

一看第一眼就是一幅大地圖。世界地圖!

在這裡,王畫已經清楚地標注出它是一個圓形,但有些無恥。

王畫的九州可不是大禹時的九州,很大,真的很大。第一個大州就是現在唐朝,用紅色標注的。但麵積遠遠超過唐朝實際控製的麵積,包括東北、高麗、交趾、突厥與吐蕃。其實不是這樣的,高麗不說了,後來提到朝鮮,棒子不提,朝鮮與中國真割裂不起來,曆史上一半以上的時間從漢江以北都屬於中國管轄的。這是真正的兄弟。

小越無語了,同樣從中部往北一半以上的時間直接間接屬於中國管轄的。特彆是交趾,現在是唐朝任命官員與駐軍,王畫劃分進去還可以原諒。但是吐蕃是從元朝以後才真正進入中國版圖的,這個進去真的很勉強。突厥雖然是臣服,可那也叫臣服麼?就是西域,也不真正屬於唐朝治轄,包括突騎施在內,唐朝連駐軍的權利也沒有。相對來說東北的靺鞨人雖然說是明義上臣服唐朝,可對唐朝並沒有敵意,這種臣服反而可kao一點。

首先這一州就會引起風波。

然後是第二個州,從烏拉爾山開始往東,一直到白令海峽,為什麼劃分進去,往西血字營去過了,往東唐朝那支用心不詭的探險隊去過了。所以劃分進去。

這是第二個州,第三個州同樣不小,北美,然後第四個州,南美,這兩個地方也有人去過了。那麼接下來第五個大州大洋洲理所當然了。第六個州東南亞群島更不用說了。第七個大州東南亞更要歸於唐朝版圖了。第八個州是天竺,反正亂蓬蓬的一團,都是一些落後的小國家,為什麼不這時候征服呢?省得後來一群阿三讓人心煩。第九個州是非洲,同樣也去過了。

也沒有將世界圈完。首先就是小倭,但王畫不客氣,說了這個地方資源貧乏,所以百姓猥瑣,如果讓他們得勢,對唐朝以後危害不可想像。但也不是沒有好處,如果大開發來臨,這個地方正好可以圈養豬玀。然後是歐洲,王畫同樣也說了,這個地方諸國並立,戰亂不休,因此不腐朽,學習新事物能力很快。這也是重要的一方麵,如果沉迷過去危害很大的,中國就是因此才有了百年恥辱。所以對這個地方也不能放鬆。但對現在唐朝來說無疑是癡人說夢,連波斯都因為供給困難,無奈守了一年放棄了,歐洲怎麼放鬆?怎麼森嚴?

然後就是大食,王畫更說了此處儲藏著以後一樣最重要的東西,石油,世界一大半石油就集中在這個地方,所以一定要將它變成第十個州。

這也是不對的地方,不要說大食,世界上那個地方沒有寶藏。隻要技術跟上去,就是青藏高原、北冰洋、南極洲以及海洋,下麵都有豐厚的資源,麵積越大越有利。能占得完嗎?

所有大臣看了冷汗直冒,彆說其他八個州了,就是王畫所畫的中心州,也不是唐朝的。而且就算是唐朝的,麵積很大了吧?可放在這九個州中間,真的不算什麼。

但王畫還真不是癡人說夢。

與歐洲不同,第一歐洲有許多國家與民族,唐朝隻是一個國家,又以漢族為主,能加強凝聚力。第二中國人根觀念很重。第三個就是人多,後來說中國人占世界五分之一,六分之一,現在都能占到近一半人口,有了龐大的人口基數,就能稀釋血脈。

而且現在也是黃金時期,這些地方除了瑪雅人外,可以說都沒有先進的國家,對於武裝到牙齒的唐朝士兵來說,無疑是後來歐洲人到了美洲大陸。有可能隻要幾千供給充足的軍隊,就能將一片大州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