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新來到餐盤前,俯身仔細觀察著肉片的側麵,連連點頭讚歎:“這刀工絕了,真見功夫嘿!這肉片最多也就一兩毫米厚吧?”
“不超過一毫米。”
薑聰點頭回答。
“謔!”
孫立新驚呼了聲,才直起身來,衝後方的王冰冰和鏡頭解釋:“【李莊白肉】的特點,就是大刀片肉,肉片纖薄,入口即化。”
一旁的王開發點了點頭,來到了灶台一側,伸手拿起了薑聰切肉的闊刀,感慨:“能把肉切到這麼薄,這孩子明顯是下過苦功的,不容易啊!”
“剛剛薑師傅在切的時候,我就發現了,他切得好薄。”
王冰冰側過身位,讓後方的攝影師來到了餐盤前,拍攝著特寫。
孫立新在一旁拿出了一雙筷子,夾起了一片肉來,對著燈光,讓鏡頭拍攝特寫。
在燈光的照射下,肉片的肥肉部分透著光,隱約可以看到背後的人影。
這一幕頓時讓直播間所有觀眾都被驚到了,彈幕洶湧。
“我去!這是真薄啊!”
“刀工真厲害!”
“真能透光啊?我一直以為這種都是小說裡瞎編的,沒想到真能有這種效果!”
“肥肉煮熟以後是半透明的,如果切得夠薄,的確可以透光,臘肉的肥肉部分就能做到,但這種白水豬肉能做到這種效果,隻能說刀法真牛批!”
“我不會做飯都覺得牛,這也太帥了!”
“就衝這刀法,賣個128我都覺得不過分!”
直播間裡一片讚歎,現場觀眾看到同步畫麵後,也是一片驚呼。
郭麒麟眼巴巴的看著大屏幕裡的肉片,吞咽著口水:“不行,等比完賽了,我一定得讓薑聰給我做一份這個吃!”
孫立新夾著肉片,讓攝像師拍完後,就夾著筷子一轉,纖薄的肉片就卷在了他的筷子上,變成了一個肉卷。
“這就是【李莊白肉】的正確吃法,是把肉卷起來蘸蘸水吃,蓉派的【蒜泥白肉】是澆汁的。”
他指著肉卷,衝鏡頭解釋:“其實小薑剛剛說的沒錯,【李莊白肉】以前不叫這個名字。
以前的【李莊白肉】叫裹腳肉,後來是一個中央研究院的所長給改的名字,才變成【李莊白肉】的。”
說著,他衝薑聰問:“是吧?我說的沒錯吧?”
“沒錯,還是您知道得清楚。”
薑聰配合的捧了一句。
“哈哈!我怎麼說也是川菜出身,這點東西還是知道的。”
孫立新被捧得心情頗佳,也起了幾分賣弄的心思,順著話題往下說:“剛剛你說了這白肉的起源,其實說得不夠全。
白肉在古代是北方的食物,但真正把它發揚光大的,其實是清朝的滿人。
在滿人的習俗裡,這種白肉地位是很高的,是和他們的宗教習俗相關的,還有一個專用的名詞……叫什麼來著?”
他一時間想不起這名詞,抬手撓了撓頭皮。
“跳神肉。”
薑聰開口提醒:“也叫阿瑪尊肉。”
“對對對!就是這個!跳神肉!”
孫立新一拍腦門,隨即誒了聲:“你也知道啊?”
薑聰笑了笑:“電視劇裡都有演,清朝的皇帝最喜歡賞賜大臣這種白水煮肉,也就是自古以來祭天用的胙肉。
這種肉沒有味道,大臣隻能想辦法往袖子裡加鹽水或者醬油水,一邊假裝感動哭泣,一邊用袖子擦肉,讓肉沾上鹽水或者醬油,才能勉強下咽。”
“哈哈哈!就是這個。”
孫立新哈哈笑著:“川省的蒜泥白肉,其實就是根據這個肉流傳過來的。”
王開發站在一旁,笑著催促:“趕緊嘗嘗吧!沒看到主持人都要流口水了嗎?”
他是在調侃一旁的王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