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讓大家一直都以為青紅絲就是染色蘿卜絲,那真正的青紅絲就失傳了。”
“你說得也有道理。”
王旭文沒有反駁,讚同的應了聲,隨即就看向了他麵前的青紅絲,疑惑問:“不過話說回來,真正的青紅絲我倒是知道,但你這個橙色的是什麼東西做的?”
“這個可少見了。”
薑聰笑著捏起了一根,遞給了他,示意:“您嘗嘗,看能不能嘗出是什麼?”
王旭文接過橙絲,放入口中,細細咀嚼辨認了下,頓時一挑眉:“柿子?”
“沒錯。”
薑聰從袋子裡抓起了一把,攤在掌心:“這是用盤山磨盤柿做的黃絲,我專門托朋友每年做一點來自己用的,市麵上可買不到。”
“好東西。”
王旭文連連誇讚:“這柿子絲口感好,甜味足,顏色還漂亮,真不錯。”
“其實還有彆的顏色,比如紫色的紫薯絲,黑色的烏梅絲,都可以加進來,但是時間不夠,來不及準備。”
薑聰將柿絲放進了青紅絲堆裡,將其翻拌均勻:“傳統也不一定非要止步不前,也是可以與時俱進的。
青紅絲也不一定隻能用兩種顏色,也可以用其他顏色的食材來增加豐富程度,這對老手藝傳承也是有好處的。”
“好建議,我得跟十八街麻花的王總聊聊,好的創新還是可以有的嘛!”
王旭文很讚同,意猶未儘的又嘗了幾根柿絲。
薑聰將拌好的彩絲鋪開後,就將搓成圓柱狀的餡料柱放上去,滾了一圈。
發黏的餡料將彩絲裹在了身上,頓時變成了一根彩色的餡料柱。
跟著,薑聰就再次將餡料揉了一番,讓彩絲都嵌入了餡料中,才將餡料放在了一旁擺放整齊的麵條上。
但他卻不是和麵條一樣,橫著放上去,而是傾斜四十五度角,將餡料的一頭搭在了麵條的邊緣。
跟著,他就將餡料下方的麵條端裹在了餡料上,隨後順著麵條的方向搓著。
很快,麵條就像是纏繞在線柱上的絲線一樣,將餡料裹了起來。
一根根麵條像是金絲繞柱一般,均勻無比。
而插在麵條之間的麻條,則讓麵層顯得層次分明,霎是好看。
將一整根餡料都裹住後,薑聰就抓著兩端,左手向上推,右手向下搓,給麻花胚上勁兒。
隨著他的揉搓,外層麵條和麻條開始被抻長,變得越來越細,纏繞得也越來越緊密。
等到徹底上好勁兒以後,他就抓起兩頭,將胚子往案板上摔了下,順勢提起。
“哇!”
在一直在旁關注的毛曉桐聲聲驚歎中,麻花胚子就自動旋轉,變成了所有人印象中的麻花形狀。
不過這一根麻花的造型未免也太漂亮了些。
一根根絲線一般的麵絲層形成了麻花自身的形狀,色澤又深淺均勻。
而在麵絲的縫隙間,依稀可以看到內部餡料表層的三色彩絲,看上去色澤眾多,仿佛彩虹一般。
薑聰沒有停頓,起鍋燒油,等到油熱後,就直接將麻花胚放入了油鍋中。
堪比小孩胳膊粗細的麻花進入油鍋後,就沉入了底部。
但漸漸的,它就冒著密集的泡沫,浮了上來。
薑聰不疾不徐的翻動著,讓它均勻受熱。
而在油炸之下,它表層的麵層漸漸酥化,內部的餡料也開始膨脹,露出了內部各色食材,和三色彩絲。
配合著外部漸漸變得焦黃,卻又因為色澤深度不同,而呈現出漸變色的麵層,讓它變得色彩愈發豐富了。
“好漂亮呀!”
毛曉桐眼睛都亮起來了:“這簡直就是彩虹麻花嘛!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