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板栗麵和棗泥麵(1 / 2)

將麵粉和盆中的其他食材大致拌勻後,薑聰就接來了一碗水。

不過他並沒有直接倒進盆中,而是又拿出了一個裝滿了橙黃色濃稠醬液的玻璃瓶來。

打開瓶蓋,他從瓶中挖出了兩勺粘稠的醬液,放進了碗裡,將它們攪散,融化在了水裡。

張旭文看著水中飄散開的細密花瓣,開口問:“這是桂花醬?”

“對。”

薑聰將清水攪勻,才拿出湯勺:“隻用桂花拌餡,香度還是不夠,桂花醬炒製過,香精揮發過一次,融入了蜜裡,出香效果更好。”

“講究。”

張旭文點了點頭:“那就再算一樣。”

薑聰將勺子放在一旁,又拿出了一袋綿白糖,倒入了碗中。

繼續用勺子攪動著,讓綿白糖在水中徹底融化。

隨後他才把這碗桂花醬糖水倒進了盆裡。

下手攪拌著盆中的食材,他將所有的料都搓揉成了小團,繼而像是和麵一樣揉著。

盆中的麵粉被桂花醬糖水打濕,變得粘稠,將桂花、桃仁、花生仁、瓜子仁、杏仁、瓜條、閩薑、黑芝麻、白芝麻全部粘在了一起,變成了一個材料相當紮實的餡料團。

漸漸的,餡料團裡的糖分像是被揉出來的,開始有一點點沾手的感覺。

這時,薑聰才停下了手來。

毛曉桐在一旁好奇的數了下,忍不住開口讚歎:“光是這一盆餡料裡,就已經有十二種料了。”

“還有六種料。”

張旭文不置可否,也在專注的打量著薑聰的操作。

剩下的六種料裡,他能猜到的有三種,就是青紅絲和冰糖。

可剩下的三種又是什麼呢?

難不成他會把炸麻花的油也算是一種?

薑聰沒有解釋,隻是拿出了一個麵盆。

津門麻花的酥脆,就是由麵層和餡層的合理搭配形成的。

先往盆中倒入了一袋麵粉,隨後薑聰又拿出了一袋黃色的粉狀物,一同加入了麵盆中。

“這是什麼?”

張旭文趕忙問了句。

他所知的麻花麵裡,可沒有這種黃色的麵。

“板栗粉。”

薑聰隨口解釋:“薊縣的紅油皮板栗磨成的粉。”

“哎呦!”

張旭文拍了下腦門,驚喜讚歎:“我說你怎麼沒往餡兒裡加大豆呢!原來是用板栗粉代替了?

而且還是加到麵裡,這個妙!這個妙!

這是京城皇家菜係裡做點心餑餑經常用的手法,你這還是細板栗粉,更對了。

誒?你這個方法好啊!板栗粉本身就香甜細膩,讓麵粉吃起來也不寡淡。

這個真不錯,我得偷學一手,哈哈!”

他開著玩笑,但語氣間卻是真開心。

很多時候,創新隻是一個巧妙的思路轉變,可很多人就是想不到。

可當彆人創新出來以後,卻覺得這個很簡單,隻是捅破了一層窗戶紙,但效果卻會出奇的好。

張旭文做了一輩子的麵點,對板栗粉自然也不陌生。

他不用吃,隻是大概想一下味道,就知道合不合適了。

這是幾十年的經驗判斷,他確信薑聰的這種做法是合理的。

一時間,他對薑聰製作的成品愈發期待了。

將板栗粉加進去後,薑聰又拿出了一袋冰糖,放進了石臼裡,搗碎成渣,放進了盆中。

“冰糖你不放在外麵?”

這一操作又和張旭文所知的津門麻花做法產生了悖離。

薑聰往盆中加入清水,一邊揉麵,一邊解釋:“冰糖沫在油炸的時候會融化,產生美拉德反應,在麵層的表麵形成一個焦糖層,冷卻以後會更酥脆。”

“還可以這樣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