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豬肉是比養殖豬肉香。”
郭麒麟深以為然:“我去湘省玩,朋友帶我去一個農家樂,老板幫我們做飯,用的肉就是土豬肉。
那肉可太香了,和辣椒一起炒,我直接吃了五碗飯。”
他一邊說著,一邊回憶,口中忍不住吞咽著口水。
“湘省吃的應該是湘西黑豬。”
薑聰一邊撥著五花肉上的調料,一邊隨口問:“肉應該不便宜吧?”
“確實不便宜,一斤要80塊。”
郭麒麟點了點頭:“我那時候還以為被宰了,但那個肉是真香。”
“差不多。”薑聰倒不意外:“土豬的養殖周期是大白豬的兩倍以上,成本本來就高,農家樂老板也要賺錢,賣貴點也正常。”
“這哪兒是貴點兒啊?”郭麒麟笑著吐槽:“一斤80,都快比羊肉還貴了。”
薑聰笑了笑,問:“那你猜,我買的這個五花肉,一斤要多少錢?”
“多少?”
郭麒麟好奇的打量著他手中的肉塊。
“180一斤。”
“多少?”
郭麒麟驚了:“快二百塊錢一斤肉?這肉吃了能成仙啊?”
“貴不算什麼,主要是能買得到。”
薑聰將五花肉放在了空盤子裡,用手拍了下,肥碩的五花肉就像是豆腐一樣顫巍巍的抖動了起來。
“這是荷包豬的五花肉,這個時間段不是豬出欄的時間,我是剛好認識朋友,才買到這麼一塊的。”
聽著薑聰的解釋,郭麒麟疑惑問:“荷包豬?我隻聽過荷包蛋,荷包豬是什麼意思?”
拿過大鐵鍋來,往鍋中加了一整盆的豬油,薑聰一邊開火熬化,一邊解釋:“荷包豬是民豬的一種。”
“民豬?”
“民豬就是國內三大地方品種豬之一,另外兩種是榮昌豬和太湖豬。”
薑聰攪動著鍋中的豬油塊:“民豬分三種,大民豬,二民豬和荷包豬,荷包豬的體型是最小的,但肉質也最細膩。
北方很多地區的地方土豬,都是民豬雜交育種出來的。”
“土豬也分品種啊?”
郭麒麟驚歎:“我以為土豬就隻是土豬呢!”
“當然分品種了。”
薑聰指著五花肉表層的豬皮,示意:“國內的土豬都是黑豬,或者花豬,那種大白豬都是七十年代從國外引進的。”
“這個我知道。”
郭麒麟點頭附和:“西遊記原著裡,豬八戒就是黑豬,以前的戲曲裡,豬八戒的扮相也是黑色的豬頭。
後來拍電視劇的時候,才給改成白豬的,但一開始的豬八戒,頭套上也有好多毛,看著更粗獷一些。”
“西遊記是八十年代拍的了,那時候白豬已經引進國內了,而且市場占有率已經起來了。”
薑聰解釋:“從國外引進的美洲杜洛克豬,歐洲約夏克大白豬,經濟效益都比土豬高得多。
洋豬的料肉比是2.5:1,也就是兩斤半的飼料就能長一斤的肉,所以半年就能出欄。
但土豬的料肉比是3.5:1,要三斤半的飼料才能長一斤的肉,所以以前養豬,都得養一年,到年底了才殺。”
郭麒麟身後,攝像師在拍攝著近景,也將兩人的對話收入了直播間中。
一些上了歲數的觀眾被薑聰的話勾起了回憶,紛紛發著彈幕聊了起來。
“過年殺豬,是我小時候最期待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