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肉更好吃啊?羊尾油太膩了,一咬一包油,根本吃不下去啊!”
“我吃羊肉串最怕吃到羊尾油了,一口下去像喝油一樣,想想都打哆嗦。”
“淨瞎說,羊尾油要是好吃,就不會賣六塊錢一斤了。”
類似的彈幕有很多,阿傑在後方看到,開口提醒:“有觀眾覺得羊尾油不好吃。”
薑聰聞言,口中一頓,回頭看向了直播手機。
看了一些飄起的彈幕後,他就明白觀眾在質疑什麼了。
“脂肪是動物儲存能量的結構,它也是動物身上最聚集風味的地方。”
薑聰耐心解釋:“廣東白切雞最有雞味的部位是哪裡?一定是脂肪,那種雞皮下麵厚厚一層的黃色雞油,雖然膩得要死,但是很有雞味。
南京吃烤鴨,為什麼鴨皮最好吃?因為貼著皮下脂肪,鴨油含量豐富,鴨味最重。
但是一旦它們涼了以後,這些脂肪部位也是最腥的。
但腥和香是相對的,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這是每種動物的獨特風味。
就像豬的肥腸,如果把油刮得太乾淨,豬肉的香味就淡了。
甲魚的脂肪是很腥的,在燉湯的時候要去掉不用。
可老練的大廚會留下一點,燉出來的甲魚就會很有滋味。”
蔡闌在一旁聽得深以為然,點頭附和:“這點沒錯,豬肉最好吃的方式,就是炸一碗好豬油,拿來拌飯,最能吃出豬肉的香味。”
“是的。”
薑聰拍了拍羊臀:“羊也是一樣,羊油同樣是最有羊味的,尤其是羊尾油。
哈薩克係綿羊的祖先是昆侖山脈,天山山脈,阿爾泰山脈之間生活著的野生盤羊。
這種羊的特征就是尾部脂肪堆積特彆明顯,屬於肥臀型羊。
蒙古係羊和哈薩克係羊一樣,秋天上膘的時候,都會把營養儲存在尾部,所以它的風味是最足的。
這一坨羊尾油,就是羊身上的精華,在古代屬於珍饈,和駝峰是一個級彆。
動物脂肪中含有各種氨基酸、酯類等香味物質,釋放它們的最佳方法,就是高溫加熱,讓它們產生美拉德反應。
所以,食材中的脂肪含量越高,理論上它的味道就會越好。
就像金槍魚最貴,最好吃的部位是大腹,因為那裡的脂肪含量最高。
和牛以克算價格,雪花紋越密越好吃,賣得越貴,雪花紋就是肌間脂肪。
同理,羊肉也是一樣,越肥美的羊,滋味越好。
【魚羊炙】是鮮之極致,要想做好這道菜,就需要用肥美的羊,比如說這隻。”
說到這裡,薑聰一把拍在了麵前羊群中最肥碩的一個羊臀上,衝一旁的羊販子抬了抬下巴示意。
販子見狀,馬上眉開眼笑的上前來,打開圈門,俯身一把抓住了那隻羊的後腿,就把它拽了出來。
肥嘟嘟的小母羊驚恐的抖著後蹄,卻無法掙脫羊販子鐵鉗般的手。
而它的抖動也讓它圓潤飽滿的羊臀如同充滿了水的氣球一般晃動著,蕩出了層層肉浪。
看著晃動著的肥碩羊臀,薑聰嘴角微微上揚。
對,要的就是這個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