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宿敵(2 / 2)

新荊 AMNH680 2624 字 11個月前

——也有可能是看出來了,但無法言明。真宗時期雖然也有大量祥瑞湧現,但多數是偽造;後來的官家們對祥瑞的態度逐漸慎重,同魂而異體雖然偶見於史料,但同一靈魂的兩個客體同朝為官的則沒有;顧及江山社稷,不可不慎之又慎。

“祥瑞”又稱為“符瑞”,司馬光飽讀儒家學說,對這一概念自然熟悉。這是一種表達天意、對人有益的自然現象,其中“五靈”最高,為麒麟、鳳凰、龜、龍和白虎,有“麟鳳五靈,王者之嘉瑞”一說,之後是為大瑞、上瑞、中瑞和下瑞。唐朝之後,祥瑞範圍逐漸擴大,並以宋真宗時期為最。

隻是隨著熙寧變法的推進,司馬光最初對待新荊的態度也逐漸有了變化。如果說祥瑞意味著吉兆,那麼熙寧變法已經帶來了惡果的情況下,新荊的出現,也許並不是祥瑞,而是災炎。

司馬光眼中,熙寧的變法是一次徹底錯誤的變法,是一次絕不能再繼續下去的變法;百姓已經因為變法而陷入苦難,朝堂已經因為變法而爭執不斷,皇帝已經因為變法而被越來越多心懷不軌的人蒙蔽視聽,這一切就以治平四年為起點;這一年,王安石擘畫了所謂的變法;另一位王安石以年輕人的姿態出現在眾人麵前,得到了皇帝本人的青睞。

朝堂之爭變得更加艱難,而新荊卻展現了一些令自己欣慰的地方:在王安石本人被呂惠卿誘騙的時候,新荊似乎以更加審慎的態度保持了和呂惠卿等人的距離。

單這一點就令司馬光倍感欣慰。新荊明顯知道一些隻屬於王安石本人的秘密,如果自己能將這位年輕的舊友爭取過來,也許能更快地糾正王安石本人現在對變法的熱衷。嘉祐年間,自己與王安石同吃同住同行,也曾一同討論經史典集、諸子百家。王安石與“王安石”此時的狀態,正如同當年他們討論的“黃粱一夢”中的主人公:那枕著黃粱的書生夢到了雲譎波詭的一生,夢醒時分,黃粱尚未煮熟,使得他產生人生如夢的歎息;王安石也正被呂惠卿等人欺騙,隻不過他一邊做著變法的荒唐大夢,夢醒後的王安石卻機緣巧合地追入了當事人夢境之中,並給他自己取了“新荊新玉成”這一名字,正嘗試做出一些改變。

新荊對待其子王雱的態度,明顯也是長輩對晚輩的關切。這是這人素來不會演戲,上次被彈劾,逼得王安石本人不得不認新荊歸宗,倒是讓自己多了些麻煩。

司馬光的妻子張氏沒有孩子,幾年前兩人已經過繼來一女,前年妻子又打算從司馬光長兄家裡將康兒過繼過來。司馬光考慮了一夜,勸妻子打消這個念頭。

“我自有相中的年輕人,可以繼承我的衣缽。”

張氏連連歎息。“那新荊已經婉言回絕了你的翁婿之約,近日也歸宗了臨川王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