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場的工人們正摩拳擦掌準備為一個月後的評選做準備,作為小組長的薑秋也沒有放鬆警惕。
這年頭,就算是小組長也是要參與進勞動的,她雖然不直接養豬,但整個養豬場幾十頭豬都要由她負責,工作量一下上漲。
郝梅他們買來的這一批豬崽子年紀比較小,喂養的時候就要更加注意。
薑秋把廠裡的工人分成了五個小隊,每個小隊有五六名工人。
養豬場裡還專門設了一個煮豬食的鍋台,每天專門煮飼料,到了時間,就會有小隊的社員過來領豬食。
養豬不是一個輕鬆的活,彆看豬長得這麼粗糙,但養起來還真費心,稍不經意,一頭豬生病,其他的豬就會接二連三的患上傳染病。
雖然係統已經保證這個年代豬之間很少有傳染病,但薑秋還是不放心,每天早晚都要去各個豬圈裡巡邏一遍,有時候半夜睡不著也要去豬圈轉一圈。
不少值夜班的工人都看見過她,遇見久了,就不禁心生敬佩。
他們這小組長真是儘心儘責,竟然大半夜不睡覺來豬圈轉悠。
人家縣裡的工廠估計都沒有這麼認真的領導。
就在薑秋從未說出的緊張中,最令人擔心的前三個月轉瞬即逝。
幸運的是,養豬場裡所有的小豬都健康成長,還因為飼料的原因比以往那些豬長得還要壯實。
薑秋也不再像養豬場剛開工的時候那麼忐忑了,也能騰出時間去研究一下係統在她升職時獎勵的飼料製作方法。
想要讓莊稼增產,隻有兩個方法,一是施肥,二是解放人力,機械化種田。
後者一時半會兒是達不成了,前者薑秋還可以努努力。
地裡的肥料和豬飼料不同,她研究出來的豬飼料其實就是營養餐,但肥料就不同了,隻要研究化肥,那過程肯定要比豬飼料艱難。
好在係統給她了一種最簡單樸素的肥料製作方法——氮肥。
隻需要將一些煮熟的黃豆花生放進一個罐子裡密封保存十幾天,隻要時間到了,裡麵就能生產出最簡單的氮肥。
薑秋也打算按照這個方法試一下。
她將密封好的罐子放到床底下,等半個月後再打開,看看到底有沒有成功。
很快就到了秋收,養豬場給大家放了假薑秋也難得沒有留在高舍直接回了家。
路上還有人看到她特意來打個招呼,“薑組長回來了啊?”
“叔,忙著呢,”薑秋笑道,“咱們養豬場放秋收假,這不,回家幫幫忙。”
鄉親們笑著點點頭。
薑家這孩子可真不錯,當上小組長了,還願意下地乾活一點都沒有以前公社乾事的那種傲氣。
薑秋不知道鄉親們在心中如何對她進行美化,她現在一心一意在掰玉米上。
除了給大隊乾活以外,她家的自留地裡也需要幫忙,這一忙就忙了整整三天。
眼見著公社榨油廠的換油日這就要到了,剛好趕上玉米豐收,一群背著筐子的社員們跑了過去。
“同誌,你們這收玉米不?”
“隻要能榨油的咱都收,你們不怕串味就行。”
甭管什麼油他們都隻有這一台榨油機,都是用它榨油。
社員們興奮道:“收玉米!大家彆著急,一個一個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