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江上團團(1 / 2)

《守寡第三年我做了皇後》全本免費閱讀

待到宴席結束,帝後乘玉輅車返回紫宸殿。

鄭寒玉端坐了一整日,脖頸也僵了,臉也木了,夜風一吹,臉上撲的白粉似乎在簌簌往下落。原來這做皇後也是有難處的,鄭寒玉長歎一口氣。

身後有一隻手悄悄托住她的腰。

鄭寒玉一驚,霎時挺直腰背,小心翼翼地緩緩偏頭,她左側之人正襟危坐,目視前方,頗有威儀。

隻是見她看過來,比了個口型:辛苦了。扶著她腰的手使了些勁,示意她可以靠上來。

鄭寒玉心懷感激地接受了元珩的美意,稍稍卸了力靠在他手上,啊,真舒服。

玉輅車作為帝王座駕,周身皆以玉飾,四麵垂有銀鈴,一路“叮鈴叮鈴”地回了紫宸殿。

到了紫宸殿外,鄭寒玉繃著脊背提著氣被元珩牽下了玉輅車,腳踏到殿前蓮花磚的那一刻,鄭寒玉長舒了一口氣。還好還好,鳳冠未歪,禕衣未亂,她做皇後的頭一日,絕不能出現任何凶兆!

卻聽見夜風中有人輕笑。

鄭寒玉嗔一眼元珩,他的冠冕可沒有她的鳳冠重,笑什麼笑!隻是現下還不能取下這沉甸甸的鳳冠,因帝後大婚還剩最後一步——合巹禮尚未完成。

周隨與李尚宮引帝後二人進紫宸殿後殿。走過重重廊廡,鄭寒玉一進內殿便生熟悉之感,這紫宸後殿的內飾擺設,怎麼與含涼殿一模一樣?

同樣是窗邊擺羅漢床,西麵擺妝台,連喜床前的屏風都與她在含涼殿選的那扇風格一致,上麵繡著四時花鳥。隻是紫宸殿更大,又是帝後居所,因此擺放的家具便更多、更精致罷了。

元珩與鄭寒玉分彆從左、右側繞過屏風,坐至喜床上。床帳內已被女官們撒上同心金錢、五色彩果等物,以求吉利。

床前放置著一張用紅綢裝飾的酸枝木桌案,桌案之上有兩隻由彩線係在一起的的金質酒杯,一隻雕龍,一隻雕鳳,酒壺亦是金質,其上雕刻龍鳳呈祥的紋案。

案幾旁的女官上前,提著酒壺往金杯中各倒一盞酒,李尚宮將兩隻酒杯放入漆盤,呈與鄭寒玉與元珩:“聖人皇後請飲合巹酒。”

元珩執龍杯,鄭寒玉執鳳杯,兩人手臂相繞,對視一眼,仰頭將杯中酒一飲而儘。酒還未入腹,元珩便已覺醉了,鄭寒玉今日濃妝豔抹,姿容更盛,讓他移不開眼。

她似乎本應就是如此,華貴明豔,而不應如他上元那夜所見那般,即使披著一襲鮮紅鬥篷,仍遮不住她一身寂寥。

飲完合巹酒,鄭寒玉率先將酒杯往床下一拋,酒杯倒立,底座朝上,她伸出手道:“陛下請。”

元珩手上使了巧勁,輕輕一扔,酒杯穩穩立住,兩隻酒杯一仰一合,是大吉之兆。元珩看一眼鄭寒玉,果然見她丹唇輕抿,露出了滿意的笑。

他知道這大婚於鄭寒玉十分重要,一絲一毫都出不得差錯。或許,有那麼小小一部分是因為她在意他罷。

至此,帝後大婚的儀式便算走完了,殿中內侍女官齊齊行禮,口中賀道:“願聖人皇後福壽康寧,願大虞長安萬年。”

元珩頷首,示意周隨將他們帶下去領賞,周隨揮揮手,殿中之侍奉之人便撤了大半。而後元珩起身,周隨領著一眾內侍隨元珩至東偏殿更衣,尚服則領著女使服侍鄭寒玉至西偏殿沐浴更衣。

卸去一身禮服,滿頭釵環,靠在浴桶裡,鄭寒玉才覺輕鬆。她沉入水中,長呼一口氣,水麵上起了一串泡泡。

玉竹方取了浴鹽與花瓣,回身卻見浴桶中隻剩一串泡泡,忙小跑過來伸手將鄭寒玉撈出來:“娘子莫嚇我,奴婢差點兒就以為娘子暈在裡頭了。”帝後雖已大婚,但她們這些貼身女使私下裡還是按從前的習慣,喚鄭寒玉為“娘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