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憐秋與女帝粉絲之...(2 / 2)

重生之我要紅 陳戟 8420 字 11個月前

“@至賤碎嘴:”

“最近有件有趣的事,《妖聖》一劇中女帝這一角色的粉絲和《平生意》這部劇中主角憐秋的粉絲吵起來了”

“而且吵得浩浩蕩蕩,真情實感,金句頻出,我首頁總共也沒幾個關注的人,居然都感受到了這種刷屏的氣勢”

“《妖聖》和《平生意》這兩部劇我之前就發過評價了,還行,標準工業化製作的商業劇,不驚豔但也沒什麼瑕疵,畢竟比我女兒做的廣播體操都標準”

“秦尤這兩個角色倒是很有趣,不奇怪有人會為了她們吵起來”

“大概是《妖聖》播出開始吧,我就注意到了一種說法,大意是秦尤隻會演一種角色,所以她的演技其實沒有大家吹得那麼好,她隻會演同一個模板,本質就是把淩馭不停copy到後續所有角色上”

“當時我看到這種說法,有心反駁一番,但又懶得動鍵盤,畢竟大過年的,天天和熊孩子鬥智鬥勇都夠我累的了,哪有這個閒工夫,而且關注我時間久一點的粉絲應該也知道,我很少評價演員的演技,因為我不懂這個”

“我看得出爛演技和好演技,因為我的標準足夠簡單,不會破壞影視劇整體感,不會讓我出戲的就是好演技,反之就是爛演技”

“至於哪裡好,哪裡爛,我是分析不出來的,這不是我的專長

“於是反駁的念頭一閃而過,一過就是大半年”

“這幾天看見女帝的粉絲和憐秋的粉絲吵得真情實感,我突然便想到了大半年前的這個念頭——還有什麼能比這更能說明秦尤的角色,各不相同呢?”

“有人願意為了兩個虛擬角色爭執不下,花費大量的情緒和時間,這還不能說明這兩個覺得已經被塑造成了活生生的人了嗎?”

“於是那個被放下的念頭重新回到了我的腦海裡,我打算嘮嘮所謂秦尤的演技”

“不過雖然題目是這麼定了,其實可能更類似於分析一下她演過的這幾個角色,而並非什麼真正的演技分析”

“很多人說秦尤自從演了淩馭之後,就一直在演淩馭,這句話倒也不能說錯,她明顯有被定型的趨勢”

“找上她的角色,她接的角色,無一不是氣勢迫人的強勢角色”

“但我其實一直沒懂過,定型究竟不好在哪,演員們為什麼會討厭自己有個擅長的領域,觀眾們為什麼會因為演員總演自己擅長的角色就覺得他們能力不行?”

“這兩個問題其實困惑我很久了,如果我是導演的話,我想為自己即將拍攝的作品找演員,那我肯定想都不想去選最適合的演員啊,不管是長相,氣場,還是演技,甚至是觀眾的刻板印象”

“除非這個角色自帶反轉劇情,我想要在反轉出現時驚掉觀眾的下巴,那我可能確實需要某個演慣了好人的演員來出演一個看似好人最後出乎意料的反派,或者一個看似壞胚子最後賺足了觀眾眼淚的好人”

“除此以外,我為什麼要找一個看著就壞的演員去演一個好人角色,或是找一個看著就憨厚老實的人去演一個簡單的壞人,我是存心讓觀眾出戲,就為了讓演員們成就一個'我也可以演xx類型角色'的名聲嗎?我這是做導演,還是做慈善呐?”

“我要是碰到這種一定要突破自己舒適區,非要演自己不擅長,觀眾看著也彆扭的角色的演員,我肯定煩都煩死了”

“所以我從沒懂過,定型為什麼是一件壞事?要我說,隻要還能接得到同一類型的好角色,演員們不妨長長久久地演下去,要是擔心戲路太窄,演著演著就沒角色可接了,那倒可以拓寬一下戲路”

“不過拓寬戲路和挑戰根本不適

合的角色根本是兩碼事,我都不想回憶有多少電影就因為多了這麼個不服氣的演員,導致我一邊看一邊罵娘——你就不能找個爛片去突破自我嗎?非要糟蹋好電影?”

“因此,對於秦尤這種總在類似角色中打轉的做法,我隻能說一句——乾得好!我希望她永遠不要生出上述無聊的念頭,然後跑去挑戰自我”

“不過,誰說類似的角色就不能展現演技?或者說,難道將類似的幾個角色演得毫無既視感,讓觀眾對每個角色都能清晰分辨,甚至覺得她們都是脫離她而存在的活人,不正是演技嗎?”

“淩馭,女帝,憐秋三個角色,表麵上看性格極為類似,狠辣無情,手段強勢,情緒內斂,但真的有人會感受不出她們的差彆嗎?肯定不會,因為這幾天這場離譜而有點幽默的大戰中,哪怕是圍觀的人也隻是覺得——為什麼要為這種小事吵架?而不是覺得——這倆角色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啊,這打架的理由就不成立吧?”

“這三個角色裡,憐秋是最像普通人的,也正如她的粉絲所說——有人性,她複仇的理由,黑化的理由,崩潰(雖然隻是淺淺地裂了道痕)的理由,都是可以被觀眾共情的,而不像淩馭和女帝那樣隻能被旁觀”

“她絕不能算無情,她的狠辣也隻是多年培養出來的習性,她本質還是個正常人,隻是被後宮和複仇之心吞噬了”

“所以秦尤的表演總是帶著一分壓抑和沉重,她壓抑的是憐秋內心那個正常人的情緒,這點對比女帝其實還不清晰,因為女帝在設定上就是情緒已經被完全剝出,所以我來對比一下秦尤演淩馭時的表現”

“淩馭,有人說她是反社會人格,我覺得倒還不至於,我覺得淩馭隻是太聰明,她有一種遊戲人間,漫不經心的戲謔態度,但並不像大多是這類角色一般,是因為曾經有過熱血卻被世界傷害了,所以就開始用輕浮的外表偽裝自己,她的漫不經心和戲謔並非來自任何傷害,而是來自於她對既定規則的天然質疑,在她看來,道德或社會常規不過是一種'交換條件',我讓渡自身的一部分權利獲取世上其他人也同樣讓渡這部分權利,同時對破壞規則的人進行集體譴責,以此讓社會這個人類集體進行穩定運作,而非道德真的存在,對她來說,善惡是非觀並非人的出廠設置,而是後期補丁,所以

她並不想打這個補丁”

“在她看來,隻要她願意承擔隨後而來的譴責,沒什麼不道德的事是她不能做的,她的內心沒有任何道德掙紮和猶豫”

“好吧,這樣聽起來確實她有些反社會人格,咳咳”

“但她的邏輯也讓她的惡有限,不同於女帝和憐秋兩個角色手上動不動就沾血,淩馭一直將自己保持在了不道德但不違法的界限中,但這並非因為她的底線更高,她的底線其實要比另外兩個角色都低,也並非是因為這是一部商戰劇而非犯罪劇,而是因為她對後果的衡量很精準。”

“不道德,可以,頂多被眾人排擠譴責罷了,違法,那不太行,因為那是明碼標價的刑期”

“如果隻看行為,很多人或許會覺得淩馭是這三人中最世俗的一個,她追求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追求世俗意義上的勝利,進入的是最追名逐利出賣靈魂的行業,同時還足夠明哲保身,在不道德但也不違法的界限中遊刃有餘地行走,作惡隻是為了利益,而非為了其他”

“但其實淩馭才是這三個人裡最難讓人理解的一個人,女帝在成為女帝前,心中有熱血,憐秋在成為宮妃前,心中是報恩,成為宮妃後,心中是複仇,這些都是很符合世俗價值觀的動機和想法”

“隻有淩馭是遊離在這一套價值觀之外的”

“我不覺得懂淩馭的人能有幾個”

“雖然《不眠城》已經過去兩年了,但看過的觀眾應該都還記得淩馭將李銳希從CEO的位置上趕下來那一幕,王導給了淩馭很長一段特寫,她的臉龐空白一片,捉摸難定”

“我一直覺得這個特寫是王導的惡趣味社會實驗,這一幕的淩馭是白紙,可以任由觀眾將自己的想法塗抹在她的臉龐上”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那時候的各種評價,一半人覺得淩馭雖然做了她該做的事,但大概也在痛苦她傷害了自己最接近朋友的存在,對,是痛苦而不是後悔,如果再給她一個機會,她大概還會這麼做”

“另一半人則覺得,淩馭從一開始就沒有對李銳希有任何私人感情,就算有的話,大概也隻是那種對方子鈺男友的利用心情,就像塞壬海妖一般,她動聽的歌聲是為了迷惑水手,而在淩馭與李銳希的情況中,愚蠢的水手則親自向女妖送上了可以殺死自己的匕首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