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索菲亞在房間裡做了幾次早操後,秦遠便收拾好了東西,然後騎著自行車拉著二哈和轟炸機再次踏上了騎行之旅,這一次他們的目的地正是WLMQ。
離開敦煌市區之後,秦遠就習慣性的將運動相機打開,然後開始拍攝今天的開場白。
“大家早上好,現在的時間是早上的9點30分,時間有些晚了,不過這幾天在敦煌呆的時間夠久的了。
所以今天不能繼續待在敦煌了,我得出發前往下一個目的地了,河西走廊之旅算是完美結束。
因此從現在開始就算是開啟我全新階段的騎行了,這一階段騎行的最終目的地是西域的WLMQ。
全程1200公裡,我計劃10天左右的時間騎行完成,所以現在咱們開始出發吧!gogogo!”
幾天沒有騎行了,再次騎上自行車,秦遠的內心不由得有些激動,他喜歡這種一直在路上的感覺。
“今天的天氣真不錯啊!晴空萬裡,現在因為還沒有入夏,所以氣溫並不高,騎自行車非常的舒服。
今天我計劃騎行200公裡就可以了,具體的露營地方還沒有定,因為難得來一趟敦煌。
所以玉門關遺址自然也是不能錯過的,對了,還有雅丹魔鬼城。”秦遠一邊說著一邊朝著玉門關騎去。
一邊騎行,秦遠一邊看著鏡頭很是認真的解說了起來:“玉門關這個地方,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吧?
畢竟我們從小到大的教科書裡都沒少提到這個地方,其中有關玉門關的詩句更是數不勝數。
像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二首·其一》。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這首古詩想必大家都已經背的滾瓜爛熟了吧?
除此之外,還有唐代邊塞詩人王昌齡的《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這每一首詩句都是經典中的經典,但凡在龍國讀過書的人都是背誦過的,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而正所謂讀書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我既然已經來到了敦煌,那玉門關遺址自然是一定不能錯過的。
在我本人看來,這個遺址遠比那些風景名勝地區更值得逛,因為這不僅僅是景區這麼簡單。這
更是咱們龍國文化的承載之地,它的曆史文化價值是無價的。”
從秦遠現在所處的位置到玉門關大約93公裡,距離不算近,但是以秦遠的騎行速度,3個小時之後,他就順利抵達了,可以說是相當快的。
“諸位,現在出現在鏡頭前的這個黃色土包狀的建築就是我們經常在各種詩句當中看到的玉門關了。
玉門關是古漢長城的關隘之一,始置於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
而且玉門關是漢之後多個王朝的邊關,許多描寫邊關的詩都會提到玉門關。
我前麵提到的《涼州詞二首·其一》和《從軍行》就是很好的代表了。
老實講這個地方的風景不怎麼樣,甚至非常的荒涼蒼茫,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旅遊景點。
但正如我前麵所說,咱們來這裡也不是看風景的,而是來感受感受這裡的曆史文化氣息的。
畢竟那麼多的曆史文化名人為它寫過詩詞和文章,咱們這些後人過來瞻仰,沾沾氣息也是不錯的。”
秦遠一邊拿著運動相機很是認真的圍繞著玉門關拍攝,一邊將自己所了解到的信息講了出來。
走在蒼茫的大地上,看著飽經風霜的關隘城牆,觸摸著那已經破敗的夯土牆麵。
秦遠感覺自己像是穿越了時空來到了漢代。
他看見了一身戎裝的行軍隊伍穿越了玉門關前往西域征戰,又看見了一隊隊駱駝商隊帶著滿滿的貨物往來中原貿易經商。
如今冷清荒涼的關隘,在那個時代卻是人來人往,熱鬨非常,不得不說,滄海桑田,物是人非。
繞著玉門關走了一圈,秦遠感慨萬千,心中有很多話想要說,但最後卻又不知道該怎麼說。
複雜的情緒在他的心頭沉澱,最終卻是化作了一個個音符在他的腦海之中響起。
僅是片刻時間,他的腦海之中就出現了一段恢弘大氣的旋律,與此同時,還出現了一首古詩。
這首古詩的名字叫做《關山月》,而他腦海之中響起的旋律也正是圍繞這首古詩而作的。
《關山月》是唐代詩人李白借樂府舊題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此詩寫遠離家鄉的戍邊將士與家中妻室的相互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戰爭帶給廣大民眾的痛苦。
全詩分為三層,開頭四句,主要寫關、山、月三種因素在內的遼闊的邊塞圖景,從而表現出征人懷鄉的情緒。
中間四句,具體寫到戰爭的景象,戰場悲慘殘酷。
後四句寫征人望邊地而思念家鄉,進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樓歎息不止。
此詩如同一幅由關山明月、沙場哀怨、戍客思歸三部分組成的邊塞圖長卷。
以怨情貫穿全詩,色調統一,渾然一體,氣象雄渾,風格自然,其優秀程度自然不必多說。
畢竟這是詩仙李白所作,隻不過在這個世界並沒有李白這號逆天的人物。
所以《關山月》這首古詩自然也就沒有出現了。
而《關山月》這首古詩都沒有,那麼後世以此為藍本創作的龍國風純音樂《關山月》也就不存在了。
是的,秦遠腦海之中響起的旋律正是前世一個名叫路南的音樂人所創作的《關山月》。
而不管是李白的五言古詩《關山月》還是歌曲《關山月》在秦遠看來都是個中佳品。
既然今天來到了玉門關,他要是不為此留下一點什麼,他總覺得有些說不過去。
一念至此,他的目光立即就停在了玉門關前麵的一塊偌大岩石上。
這岩石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就僅是玉門關前一塊普普通通的岩石罷了。
在場的岩石數不勝數,沒有幾十塊,也有十幾塊了,隻不過秦遠所挑的那塊岩石正正好就在玉門關的正前方罷了,所以往來之人都能夠看見。
如此,秦遠的腦海之中立即就有了想法,於是他邁步走到了岩石前,然後從地上撿了一塊尖石子。
接著他一手拿著運動相機拍攝,一手拿著尖石子在岩石上麵龍飛鳳舞的書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