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歐洲青銅器來自華夏(1 / 2)

第111章 歐洲青銅器來自華夏

張揚見到安娜媽媽的時候,對方還是穿著之前她在考古現場穿的那件風衣。

好像國外也有人非常迷信,有穿皮衣的,有穿灰色西裝的,也有穿連帽衫的。

這玩意兒就像戰袍,輕易不能換。

安娜拉著張揚,想要坐到第一排幫忙捧場。

不過張揚上一世在上大學的時候,四年時間沒有坐過一次前排,今天當然也不會破例。

更何況,李教授就坐在第一排,他更不可能去露臉。

張揚硬拉著安娜,在最後一排坐下,接著告訴她

“在華夏,身份越高的人坐得越高,現在,我們就是整個禮堂地位最高的人了。”

“簡稱禮堂王。”

安娜果然被張揚這麼丁真的說法打動了,開開心心的坐在最後一排,等著展示開始。

張揚默默坐在她旁邊,看著台上的一切。

德國人非常容易膨脹,這一點他以前研究二戰曆史的時候就了解過了。

他現在就想看看,曆史學院的人會怎麼質疑和抨擊。

台上,安娜的媽媽用不那麼流利的英語,介紹著她今天展示的主題。

大部分內容,張揚都沒聽懂。

不過有一段她反複強調的話,寫在了ppt上,在場幾乎所有人都看明白了

“現在我們已經可以證明,在華夏商朝剛剛建立的時候,德國的先民們,就已經能夠鑄造出精美的青銅劍了。”

“所以我們可以認為西亞和東南歐地區是青銅文明的源頭,華夏和西歐作為兩個方向的分支,西歐的青銅器發展速度,明顯高於華夏。”

“隻是苦於西歐地區銅礦太少,所以存世的青銅器不多,但如果隻論青銅器鑄造工藝的話,華夏遠不如西歐。”

張揚看完,心說

這發言,好爆啊!

放在論壇的話,一眼引戰帖。

在安娜母親展示這一頁ppt的時候,張揚環視四周。

他在等人站起來,大聲的說一聲“滑稽!”

可一直到這一頁展示結束,都根本沒有人發表意見。

包括第一排的李教授,也隻是搖搖頭,看著筆記本,不知道在記錄什麼。

啊?默認了嗎?

這裡是法國嗎?看到德國人就舉白旗?

張揚非常不理解。

根據他多年上網衝浪的經驗,就ppt裡隱含的“華夏青銅技術是外來的”這個觀點,網友相互之間就能吵個1000樓。

而且可以分為三派

認為技術就是西來的,沒有西方的青銅器技術傳過來,國內就不會進入青銅時代;

覺得青銅技術確實受了西方的影響,但是華夏本土的先民,把這種技術發揚光大了;

堅定地認為,青銅器技術就是本土創造的,等西方青銅器傳進來的時候,本土的水平早就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這是什麼情況啊?”張揚小聲的問自己旁邊的一個男大學生。

“什麼什麼情況?”

“這個人的觀點這麼爆炸。”張揚指了一下台上的ppt,“怎麼大家都沒人反駁的?”

“反駁什麼?”男大學生反問道,“她的觀點有道理啊,青銅器技術的曆史,在世界史學上本來就是有爭議的……”

“誒?老哥你不是我們學院的吧?”

“我們是國際班的。”張揚指了指旁邊的安娜解釋道。

“哦,怪不得你曆史這麼差。”

“……”

張揚無語的把臉轉了回去。

他的曆史真不差,能考進博物館的人,就沒有曆史差的。

隻不過因為台上作為證據的青銅劍,是他自己做的。

張揚好像沒法從一個非常客觀的角度看問題。

難道能從一個錯誤的題乾,推導出正確的答案嗎?

對此,安娜媽媽的回答是能。

而且非常的簡單。

她給大家展示了一下現場的出土照片,主要是人類殘骸和青銅器埋在土裡時的照片。

接著又展示了德國權威機構出具的碳14報告,證明發現的人類殘骸,年代在公元前16世紀左右。

也就是3600年前。

到這兒,她理論上的東西就全部展示完了。

接下來就是青銅器的實物展示環節。

十五把青銅劍,全部放在玻璃展櫃裡,用推車推了上來。

這一招,張揚直呼學到了。

裝在展櫃裡,想看隻能隔著玻璃看。

青銅器不上手的話,被發現問題的概率起碼降低了三分之二。

難道李教授他們是這麼看的?

那真不怪他們。

這個環節,現場的學生可以輪流上台欣賞青銅劍。

張揚旁邊那個男大學生最積極,一馬當先的衝了過去,是第一批看完的。

回來後,他坐著感慨道

“3000年前,西歐確實比華夏的青銅技術先進啊!”

這話一說,張揚又忍不住了。

在來之前,他代入的是安娜好朋友的視角,所以會覺得來這裡是坐牢的。

現在看來,確實有點坐牢,但是反向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