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譓在水手出發之前,曾經說過“務要以安全為要”的話,兩名水手完全是遵命而行。而且他們隻是發出請求,等到收到奕譓的同意指令後真正退回的,完全是在執行命令。
兩名水手不卑不亢的回話,讓載澤的責問頓時消化於無。
而載澤對此也說不出任何的不是,反而顯得自己多嘴,隻好退在一旁。
於是現在大家麵臨著兩個選擇,要麼就是再派更多更強的船隻和水手,去探險,要麼就此打住,不管閒事。
“你們離島已經很近了,有沒有看清楚島上的情況?”奕譓問。
“啟稟王爺,我們已經到了離僅數丈之處,隻是因為水怪而無法登岸。我們用千裡眼向島上仔細觀察,發現島上躺著的確實是個人,不知道還有沒有救。那個穿衣服的猴子似乎看見了我們,還向我們揮臂,而且吱吱叫,似乎是呼救。”
“如此,敬修,你怎麼看?”奕譓問載穆,敬侯是載穆的字。
“王爺,卑職以為,咱們遠渡重洋,責任重大,原本這些地方上的小事兒,就是不管為好。更何況,咱們調查團的身份太重,這個地點也是非常微妙,萬一引起事端,打亂了朝廷的布局,恐怕就得不償失了。”載穆說得很直接,也很實際。
這一船上,黛青皇族就占了五位,萬一卷入了倭奴與溜球之間的衝突,那確實就因小失大了。
至於救人一命這種事兒,怎麼說呢,在這些頂層大人們的心裡,都是在謀劃天下大事,具體一兩個人的生死,除非是什麼重要人物,否則那就不是個事兒。
正常情況下,奕譓應該和載穆一樣的看法。
可是他卻沒有立即同意,而是轉過來問道末“為德啊,你看呢?”
道末心裡一動,覺得奕譓點名問自己肯定是有一定目的,因為如果沒有什麼問題的話,直接就該照載穆的意思辦了。
而自己出身道門,本身就崇尚自然,愛惜生命,是眾所周知的。何況奕譓更是清楚這點,平時自己連小動物都儘量保護,何況一條人命呢。
可是自己也不好跟載穆頂著來吧。
道末想了想,說道“上天有公德,生死榮辱皆由天命。”
奕譓不禁笑了“為德啊,你是越來越滑頭了。張師傅、李師傅,當著你們學生的麵兒,你們說,這事兒咱們該不該管呢?”
張德明沒立即答謝,似乎還在思考,李伯約一聽奕譓發問卻立即答到“王爺,我是一個醫生,也是一名修士,同時也是皇學館的老師,但我不是官員,不懂國家大事和政治。所以,您問我的意思,我不能為您做任何建議。但我請求我以個人的身份前往那個島,把島上的人救回來。我希望您能同意我的請救。”
奕譓一驚,正視李伯約,笑了“真不愧是在晉西人口中活人無數的李大恩人。剛剛水手說那島邊有水怪,你就不怕被水怪吃了嗎?”
“道先生剛剛說過了‘生王經榮辱皆由天命’,我命在天不在我,又有什麼可怕的呢?”李伯約笑著回答道“我有過很多探險經曆,再難的我都經曆過。我們吉利國也是島國,臨近大海,我又有過多次出海經曆,在這條船上,除了職業水手,我應該算是海洋經驗最豐富的了。我是醫生,如果有需要救助的情況我可以立即做出處理。再說,作為一個吉利國人,就算出了什麼問題,也不至於影響到黛青和倭奴的關係。”。
李伯約一口氣說出好幾條理由,顯然是已經經過了深思熟慮。
“既然李師傅如此仁勇,那本王就準你冒這個險。你需要哪些裝備、人手,儘管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