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瀘上之行,也確如盛宣懷所謀劃的,是一次“扮豬吃虎”之行。
唐景星和徐雨之,都是羊州頂級巨商,絕對稱得上是老奸巨滑。
如果盛宣懷像從前那樣誠心相待,那一定會像一隻小白兔一樣被兩隻大灰狼吃乾抹淨,最後再背負一個更大的包袱;如果與之明爭暗鬥,那麼以盛宣懷的經驗閱曆,不要說同時對付兩個,恐怕連一個也搞不定,最後少不得又得掉進一個大坑。
無論是左是右,結果都是個死。而且,招商局的資產遠超荊北礦場,到時恐怕非把整個盛家敗光不可,那可就真的就成“天下第一敗家子”了。
可是,妙就妙在盛宣懷這次選擇了“扮豬”。
既然是“扮”,那就是偽裝。偽裝成豬的樣子,真正的實力反而隱藏起來。
而且這個“豬”還要讓人家看出來是豬。
因為豬的前麵是兩頭狼,可是在豬的身後卻是李鴻章、洋務派、官府,甚至整個黛青朝廷。
對手呢?
隻是區區兩個商人。
當商人與官府對抗的時候,商人永遠是弱勢的底層人,二者根本不是一個量級。所以隻要盛宣懷不主動與之有過度的接觸,隻管裝傻充愣,做個沒心沒肺的“豬”,那麼兩個商人就是獵人槍林彈之下的狼。
除非他自己穩不住,出錯招。就像對待胡雪岩那樣,掏心掏肺,讓人家抓住自己的把柄。
這就是黛青國情。
在黛青,商人的地位是最賤的。
這倒不是黛青一朝開的先河,而是中土自古以來的傳統。事實上相對於其他中土王朝,黛青對商人還算是比較好的。
中土對商人的歧視始於號稱“第一統一王朝”的啟因王朝。
啟因王朝是由啟因王國通過前後十幾代人的努力,累代擴張建立起來的。啟因從一個小小的子爵領主邦國,最終以武力征服了六個和自己大小差不多的強大王國以及無數個比自己弱小很多的大小邦國,甚至反噬了自己曾經的宗主國稱天下共主的隻歐王朝,成為新一代天下之主。
靠的是什麼呢?
一個人,一本書。
人是喪君,書是喪君書。
據說,最初喪君的稱號是商君,因為他嫌棄商人和商業,自己強烈申請將封號改成了喪。
而他的喪君書裡所寫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就是——國家要強大,就必須嚴厲的打擊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