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也因此鬨出很多令人流淚的笑話。
例如,某縣官府和民間都多次祈雨,用儘了各種手段,都沒有效果。於是縣令發出布告,重金懸賞世外高人。隻要能夠祈雨成功,必有重謝。告示貼出來好多天,也沒人揭榜,大家一看重賞之下也沒有勇夫,都深感絕望。
突然有這麼一天,來了三個胖道士,揭了榜文,稱聲他們可以祈雨。差役就把他們帶到大堂,見過知縣老爺。道士說他們能祈雨,但是要用四匹馬拉一輛車,車裡要放一箱五百兩銀子、十匹綢緞,以及各樣美食美酒。他們要用這些來作法。作法之後,保證三天之內就能下雨,等雨下來再談賞銀的事兒。
縣令一聽這要花的代價也不小啊,可是又沒有彆的辦法,就找縣中的富戶,大家一起湊了這些“道具”。
道士們收到東西後,表示作法必須要在夜裡進行。但是有一個要求,就是城中所有的人都不能偷看,不能上街,不能出門,連窗戶也不能開。必須要確保所有人都不看,否則的話,一旦有人看見旱魃,不僅法術會失靈,趕不走旱魃,而且看的人還會得病,這個病會還會變成瘟疫,最後全縣一個也活不了。
道士說了這些話,全縣的人都嚇壞了。老老實實的躲在屋子裡不敢出來。大家都閉門關窗早早睡覺,期待著能夠下雨!
結果呢,一夜無話,等到第二天早上,三個道士一個都不見了。大家滿城的找也沒找著,這才知道是上當了。
這一類的事情,層出不窮,歸根結底,知縣也是人,在麵對超出自己認知範圍的大自然的不可抗力的時候,也和任何處於軟弱的普通人一樣,會有病亂投醫,會智商下降,會明明白白的上當受騙。
所以,這種事兒出現得多了,大家對於縣衙門的召集,也就不那麼重視了。
可是,這一次,有點不太一樣。
知縣召集了大家,居然主持會議的是兩個陌生人。
知縣告訴大家,這是從京城派出來的農藝師,教大家怎麼種耐旱作物的。
農藝師於是開始教導這些鄉紳們,如何種和培育植耐旱作物,以及種出來以後,如何食用。鄉紳們聽得索雲裡霧裡,並不是很明白。但是有一件事他們是明白的,就是如果種傳統的莊稼,那鐵定是要餓死了。而按照眼前這兩個被稱為農藝師的人所說,隻要種好他們展示的這些種子,今天就能有收成。
無論如何,
他們要試試。
因為除了嘗試這些新作物,他們已經隻剩下死路一條了。
鄉紳們紛紛領了種子,準備回去分發給農民。
領了種子的人,還可以領到官府發的賑災糧,雖然不多,質量也不好,裡麵淨是沙子和老鼠屎,但是對於災民來說,這已經是山珍海味了。
所有人都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賭上了自己最後的希望。
除了種子,農藝師還要教大家深挖井以及精準灌溉的技術,而且,這似乎才是他們最主要的工作。在他們的指導之下,大家的耕種還真的有了收獲。眼看著小苗居然真的長了出來,大家彆提多高興了。
而且,隻要能認真的種這些耐旱作物,就能每天領到一份“工作餐”。
要知道,在這個饑荒之中,能吃到食物,還是免費的,那可是獲得了生存的保障,是絕對值得為之付出任何犧牲的事情。
可是很快,人們發現農藝師的“工作餐”比自己想象中好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