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莊,是黛青帝國宗室王公特有的一種產業。
一般認為,黛青王朝的宗室封爵製度比之前的日月王朝要先進一些。
明顯的優勢有兩點。
一是黛青王朝的爵位絕大多數都是每代遞降,如果沒有新的功勞晉爵,最後都會降為“閒散宗室”,而日月王朝每代都有一個繼承人,除非因為犯罪降,否則爵位世世代代不會變。
黛青王朝吸取日月王朝的教訓,諸王皆不實封。
日月王朝封王的王號都是地名,以什麼地名做王號,就意味這個地方是這個王的封地。例如秦王的封地在西秦省,晉王的封地在西晉省。諸王受封之後,就要去封地“之國”,沒有皇帝的召命不得隨意回京。黛青王朝的王號隻是一種美號,如睿親王,睿就是睿智、聰明的意思,又如鄭親王,鄭就是鄭重、莊重的意思。都是一些美好的字,但是不特指任何地方。諸王受封之後,無國可之,仍舊居住在京城,但是建有豪華的王府。
但是,如果因此就認為黛青的王公比日月的王公地位低、特權小,那就大錯特錯了。黛青比日月的先進之處就在於,在皇族不僅不會分割皇權皇勢,反而成為皇帝最可靠的支持力量的前提下,保持了王公們的權力和利益,並且使這些特權相對更公平一些。
在權力方麵,早在東土時期,黛青就創立了議政會製度。諸王公,以及他們門下有才乾的屬員均可以不同程度的參與。議政會在黛青初年,尤其是在東土的時候,權力極大,甚至君主的廢立都是他們的合法權力。黛青前兩代君主都是在沒有留下遺命的情況去世的,但是他們身後的繼位卻沒有給帝國造成太大損耗。原因就在於,廢君立君本來就是議政會的份內職能,君主一旦駕崩,諸王公們就立即召開會議,選舉產生下一任國君。大家最多是鬥鬥心機,耍耍嘴皮子,不耗費錢糧,更不需要流血。而諸王公們通過議政會可以間接的“共享”廢立大權,相較日月王朝諸王隻能在封國掌權,某種意義上不是減小了,而是增大了,隻不過是“共享”而已。
而利益方麵,就更實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