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減,沒減給爺我接著曬!”
如此幾個回合,管家就知道什麼意思了,叫上府裡的下人們,大家把銀子分掉一些。
這回再去回話“爺,銀子曬乾了,份量減了。”
“嗯,好,那就收吧,辛苦大夥了,每人都有賞。”
就是這麼折騰。
錢從王公貴胄們的手裡,轉到下人們手裡,下人們當然就不用這麼折騰了,但是他們也會消費,也會投資,錢當然要進一步的流出去,於是更多的人得到銀子。
隻是,這銀子注定隻能在跟發錢的“爺”相關的人中間流轉,離那些“爺”關係越近的,得到的就越多。
而黛青國中無數窮人,自然是無法攀得上這層關係,不要說王公貴胄們,就連為他們的下人的下人提供服務的夥計的關係,也是半點也沾不到的。
黛青國有有頂層的皇帝及皇親國戚,有掌國操權的文臣武將,以及依附於他們勢力的頂級豪門,但同樣有著數量是這些“食祿者”幾千倍的窮苦百姓。
食祿者是關注不到百姓的,除非發生了可怕的大事情。隻要在正常的情況下,王公大臣們的焦點隻能是兩宮和皇室,兩宮和皇室的焦點則永遠是皇帝,而光統皇帝還小,他啥也關心不了。
甚至百姓自己也不會關心其他的百姓,他們能照顧好自己和家人的肚子就已經很不錯了。
當然,也有一些“奇怪”的人,自己肚子還沒照顧好,卻偏偏要來照顧那些帝國最底層的窮苦百姓。
比如,載汲的那兩位“義父、義母”,李約和艾瑪夫婦。
此時,他們也來到了京城,卻在為如何進入孚郡王府而發愁。
參加郡王府的活動,還是要有像樣的禮物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