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約夫婦是怎麼來到京師的呢?
這就要提到艾瑪的一個重要“恩賜”——自帶搜索導航係統。
李伯約和艾瑪之所以能夠來到黛青帝國,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他們都是所謂的“恩賜者”。
“恩賜者”的存在是聖光會得以長存並且長盛的重要原因。
在大西洲,人們普遍信奉“光明君王創世造化眾生,而光明王子舍命救世,光明之道重生人間”的傳說,並基於此建立了聖光會。由聖光會又逐漸發展起來的很多互不統屬的宗派、體係、機構和團體。由於聖光會是基於靈魂之力而成,因而在很多事情上並不接受世間君王的節製,從而各國君王極力抵製。
但是,在抵製的過程中,大量“異事”出現,人們不得不承認確有神明護佑著聖光會。
於是,本著“打不過就加入”的原則,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加入聖光會。最後甚至連大西洲地位最高的君主——羅秦帝國的皇帝君坦一世也加入聖光會,並成為一名高階聖光使者。君坦一世從此以聖光使者的身份“代天治國”,從而獲得了更大的統治成功。
但羅秦帝國也因此進入了聖、俗雙元並立共治的模式——聖光會與帝國朝廷互不統屬,但又因為帝國皇帝兼任聖光會聖光使者,而在最高權力上實現重合。在君坦一世及其後前幾代繼承者統治的時候,這種模式還運行良好。可是曆經幾百年的演變、重組,不同族群互相融合蛻變,曾經輝煌強盛的羅秦帝國分崩瓦解,來自北方的蠻族成為大西洲新的主人。然而,由於“聖俗雙元製”的存在,蠻族雖然消滅了代表世俗權力和文化的羅秦帝國及其大小封邦,卻最終與羅秦帝國一樣,選擇了與聖光會合作。蠻族種類繁多,互不統屬,又缺乏穩定的傳承模式,導致一度出現了“鐵打的聖光會,流水的蠻族國”現象。有一段時間,甚至達到一個國王隻有獲得了聖光會的承認才算合法的程度。
聖光會的宗派主要分為三宗,即東方正宗、西方公宗和普世聖宗。李伯約夫婦就屬於普世聖宗。相比另外兩宗,普世聖宗不大注重儀文和形式,而是直指人心,方式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