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回路轉,毛書記先是欣喜若狂而後又有些疑惑。
“薑同誌,不知道你口中的生意是?”
薑青黎,“我們大隊打算修建一條水泥路,從河灣大隊到臨江公社的水泥路。”
財帛動人心,陸家和早就預料到河灣大隊今後肯定不會平靜,於是在電話裡就問薑青黎和陸川柏有什麼想法。
薑青黎就把在心中盤旋已久的計劃跟他說了,陸家和聽了拍案叫絕,河灣大隊所有領導一致同意了薑青黎的計劃。
這個計劃裡其中最主要的一條就是鋪橋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河灣大隊的經濟已經處於蓬勃發展之際,但是河灣大隊到公社的這條路坑坑窪窪,非常不利於運輸不說對車子的耗損也非常嚴重,拖拉機每走一次陸家和他們都得心疼一次。
毛書記心喜,河灣大隊到臨江公社這段路大概有十二公裡,如果全程用水泥路的話,確實能大大改善他們的困境。
“不知道你們修路的寬度和厚度是多少?”水泥的用量取決於水泥路的寬度和厚度。
薑青黎,“寬度四點二米,厚度十五厘米,不知道會用到多少水泥?”
毛書記開始拿起紙筆計算,作為水泥廠的書記,他很快就算出這個規格的水泥路一平米的水泥用量,然後又算出河灣大隊到公社的共多少平米,進而計算出鋪這條路會用到多少水泥。
毛書記看著最後的答案笑眯了眼,差不多四千噸的水泥呀,對了他們廠的水泥價格是多少來著?
有了這筆生意,水泥廠不僅能走出困境還能掙不少錢,薑同誌和陸同誌真是年輕有為的好同誌啊。
縣領導聽了薑青黎的話嘴角狠狠一抽,一個生產隊把路建這麼寬乾什麼,這不是浪費錢麼,他們縣裡的路都沒有這麼寬。
而且這得花掉多少錢啊,昨天小薑同誌還跟他們擺事實舉例子算公式說他們大隊看著訂單量大但是沒掙多少錢。
婦聯主席,“那個薑同誌,四米二的路會不會太寬了?”
毛書記控訴地看著婦聯主席,仿佛在說:水泥廠好不容易找到一條出路,你們做領導的不支持就算了,怎麼還能拆台呢。
婦聯主席有些心虛,這不是看著薑同誌他們一股腦把錢都用在修路上覺得有些浪費麼。
薑青黎,“不會啊,我們大隊今後要運輸的東西不少,路寬一點方便運輸,而且也能方便大家行走。”
婦聯主席:“……”這確實是惠及老百姓的事兒,他們好像沒有理由和立場阻止。
怕縣領導把他到手的鴨子放飛了,毛書記連忙插話。
“薑同誌,我剛才大概算了一下,按照你們的要求去修路,水泥用量是三千七百八十噸,現在水泥價格是八十塊一噸,合計共三十萬兩千四百塊錢。”
薑青黎,“毛書記,我們除了修路還打算建房子,水泥的價格是不是要給我們優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