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揭曉謎底的時刻到了(1 / 2)

聽了薑青黎的話又在心裡盤算一番,婦聯主任覺得她的話確實很有道理,薑青黎他們拿到的訂單量雖大但是成本也高,應該真沒有他們想象中那麼賺錢。

盤活一個廠子可不是三五百、三五千甚至三五萬能成的,人家辛辛苦苦賺來的錢,未必願意就這麼拿出來。

書記露出一個高深莫測的笑,不得不說小薑同誌那張嘴確實了得,三言兩語便扭轉了大家的看法,真是個狡黠的小狐狸。

他淡淡說了句,“誰知道呢。”

對呀,誰知道呢。

第二天,揭曉謎底的時刻到了。

還是昨天的那個會議室,不過會議室裡多了一個新麵孔,薑青黎大概能猜出這個人是誰。

依舊是婦聯主席暖場,她熱情地給薑青黎介紹道,“薑同誌、陸同誌,這個是咱們縣水泥廠的毛書記。”

毛書記站起來跟薑青黎握手,雖然薑青黎和陸川柏年輕得過分,但是毛書記對著這兩個可以當自己孫子孫女的年輕人狠狠誇了一番。

人家年紀小是小了點,但是做出來的成績全省矚目,他誇人誇得真情實意,更何況他們水泥廠還有求於人。

沒錯,昨天縣領導把他們請過來是想他們提出一個請求,請他們幫忙盤活縣水泥廠。

按理說作為縣裡唯一一家水泥廠,應該不至於落魄到這種地步,怪就怪在水泥廠領導們太過急於求成。

原來水泥廠的領導一直有意想要擴大水泥廠,繼而輕信彆人的話花大價錢從海外進口了兩個時下先進設備。

他們計算過了隻要有了這兩個設備,水泥廠的產量能提高十幾倍,擴大水泥廠指日可待。

可惜理想是豐滿的,現實確實骨感的,水泥廠領導的預想落空了。

這兩台設備的價格非常高,一個要將近二十二萬,經過討價還價兩台設備花了四十萬,水泥廠賬上沒這麼多錢,他們選擇分期付款。

設備買回來之後,對方還派了專家過來進行技術指導,海外專家過來待了半個月才回去。

廠裡的人低估了設備的困難程度,專家一走,一個個就麻爪了,一問之下跟著學的八個人裡竟然沒一個學會的。

毛書記氣得把他們罵了個狗血淋頭,一個個平時鼻孔朝天,還以為他們多厲害呢,學了半個月豬都能學會了他們還學不會,問的時候一個個說會了會了,專家一走就一個個變成鵪鶉。

無奈之下,毛書記隻能厚著臉皮再聯係對方廠子,請求他們再次派專家過來進行技術指導,來回費用以及聘請專家的費用水泥廠出。

不過對方廠子胃口太大,說派專家來可以不過水泥廠要再從他們那裡買一台設備,掛上電話毛書記把對方祖宗十八代挨個拎出來罵了一通。

本來買這兩台機器還得分期付款,水泥廠當然沒有錢再買設備,於是被他們寄予厚望的、斥巨資買回來的設備隻能暫時放在倉庫裡積灰。

水泥廠買設備先給了二十萬,剩下二十萬約好了明年年底付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