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薑青黎還以為陸川柏一出差就一個多月,回來怎麼著也得好好休息個兩三天再去上班。
沒想到第二天一早,陸川柏就急匆匆地出了門,說是要去單位忙活,而且這段時間估計要加班,晚上回來得比較晚,不用等他吃飯。
薑青黎愣了一下點點頭,她在心裡失笑,以前怎麼沒發現陸川柏竟然還是個工作狂。
不過,看他這個樣子,估計是真的忙,而且還是到了緊要關頭的地步。
陸川柏是真的忙,這次出去交流學習,他學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鵬城機械廠的工程師確實有能力,而且還不是那種藏著掖著的,困擾他很長一段時間的難題在鵬城得到了點撥。
自從對自行車進行改造,且改造成功之後,他對驅動器就著了魔,這些年一直在研究能用於汽車的驅動器。
這些年,國內的汽車廠一直依賴於國外的驅動器,國家汽車製造業一直受製於人,他迫切想要研發一款屬於自己國家的驅動器。
可惜以前因為手頭上的零件有限,而且沒這本有接觸過汽車,就算托龔教授的福來過汽車廠幾次,也上手了解過汽車的零部件,但那終究是不夠。
所以,當得知自己畢業分配的單位有汽車製造廠後,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汽車製造廠。
上班以來,他就沒有停歇過對汽車的研究,除了總工交待的工作,他一直致力於研究驅動器,後來終於有了些眉目,但是卻一直觸摸在邊緣不得深入。
這次去鵬城出差,他結實了鵬城汽車廠以及過來交流學習的其他廠子的專門研究驅動器的工程師,大家互通有無,陸川柏發現自己終於能撥開迷霧。
薑青黎對他所忙碌的事兒略知一二,不過也沒有時間深入了解。
因為她正在看前輩給的厚厚一遝資料,為即將到來的重要會晤活動做準備,這次活動不僅是外交部的領導要出席,就連上頭的打領導都要出席,兩國以後關係走向就看這次活動了,大領導對此非常重視。
本來,這次活動是沒有薑青黎這種到單位還滿半年的新人的份,像他們這種新人,隻能做做前期的打雜和後勤工作。
不過司長臨時決定點名讓她跟著出席,這次機會就薑青黎而言非常難得,容不得她有半點分心。
於是,頂著另外兩人羨慕有嫉妒的視線,薑青黎鄭重其事地接過孫向華遞給她的資料。
經過幾天時間,薑青黎幾乎把資料倒背如流,而且還跟賀教授請教了不少關於該國領導以及來訪人員的一些不為外人知的習俗和習慣等等。
很快,兩國會晤時間到了。
薑青黎跟在孫向華身後進入會議室,期間還看到顧師兄朝她點頭示意她彆緊張。
雖然因為前世周遊世界,網絡泛濫,薑青黎也是見過不少國家領導人的,但是這麼近距離接觸還是頭一次,說不緊張是假的。
看著隻在網絡上以及書本上見過的大領導,薑青黎覺得手心有些汗濕,雖然她這次也隻是充當一個小蝦米角色,但是薑青黎她暗暗掐了自己一把,告誡自己一定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