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上電話,薑青黎的心才鬆快了下來。
吃水不忘挖井人,薑青黎在合山縣下轄大隊當知青期間受到隊裡的關照不少,所以她將受益的一半捐出來給落後的生產隊修建學校,給想走出大山的孩子一縷希望。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再說李秋梅等人看到口語九百句封麵上“薑青黎著”這幾個字時受到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啊!”
“小黎姐,你出書啦,你就是我的神!”
可不就是薑青黎出的書麼,裡麵那一句句熟悉的話語都是薑青黎在外語角跟他們交流的時候說的。
薑青黎不僅拋出話題還鼓勵他們接上話,無論說得對錯好壞都不要緊,重要的事兒大家學會了思考,學會怎麼答複。
每天早上那半個小時是大家最期待的,隻要薑青黎一到,大家就將她圍得團團轉,一個個跟她打招呼,跟她對話。
李秋梅家學淵源,英語在班上乃至整個專業都排得上號,而且也接了一些翻譯的活兒,每個月都能有一筆不小的翻譯費,靠著翻譯費過得非常滋潤。
先前她還因此沾沾自喜,不過自從薑青黎翻譯了一本名人書籍後她的心就沉浸下來,周末回家父母都誇她沉穩了不少,英語也進步了不少。
再到現在看到薑青黎寫的口語九百句,李秋梅對她的崇拜猶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
這些簡單、簡短的話語她不會麼,不,她會,但是她平時接觸得最多的是文學作品,從來沒有想過在現實生活中怎麼用這些話。
主要也是周圍都是國人,大家說的都是普通話,沒人會跟她用英文進行對話。
可是她卻從來沒有想過把這些簡短而又實用的話歸納概括形成一本書,這一刻,她對薑青黎心悅誠服。
薑青黎被舍友們的熱情包圍著,特彆是身材比她高了大半個頭的桑格曲珍,竟然給她來了一計“埋胸殺”,薑青黎差點就享年22歲。
好不容易逃出升天,薑青黎兩手交叉抵在胸前,“你們夠了啊,作業寫完了麼,書看完了麼,複習好了麼,準備期末考試了哦。”
蔡建華,“不愧是你。”永遠的氣氛殺手。
不過薑青黎說得不錯,舍友都已經出書了,她們竟然還有閒情看課外書,太不應該了。蔡建華繼續投入複習中,不求期末考試能考過薑青黎,隻求不要排名太靠後。
學霸的舍友是學渣這種後果不是她們想要的,也不是她們能承受得住的。
如果成績太靠後,她已經能想象出大家怎麼看她們了:明明有著學霸當舍友,明明有著最好的資源還不知道珍惜,不思進取,浪費時間和資源……
蔡建華打了個哆嗦,製止大家,“好了,都好好複習,爭取期末考個好成績,不然走出去要被脫模性子淹死。”
說完朝著薑青黎的方向努了努下巴,李秋梅等人也正襟危坐,對,好好學習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