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黟沒有急著給何娘子開藥方, 放在現代裡,頸椎病不算大毛病,很多工作的年輕人多多少少都有。
特彆是經常久坐的工作, 工作幾年後,都會有脖子、肩膀、後背不舒服的,有的是麻痹感, 有的是酸疼, 還有手臂處、大腿外側,都會或多或少的不適症狀。
嚴重的會出現頭暈,惡心嘔吐, 耳痛耳鳴, 還有胸口疼。
“秋哥兒, 何娘子的病症不嚴重,調理幾包藥湯, 應該就沒有大礙了。”許黟出聲提醒。
何娘子攔著他說:“我真不用吃藥,不是大毛病就彆花錢了, 黟哥兒剛才不是說多走動就能好嗎,那我以後不連著坐了,做一會繡活便起來走走。”
如今秋哥兒都十六歲了, 再不把親事定下來,那可就太晚了。
他們一家,每年收入在開銷之餘, 能攢下兩三貫錢就不容易了。聽聞蓬溪縣那邊結親的禮錢是越來越高, 連鹽亭縣也受到影響,想娶好人家的小娘子,沒有幾十貫錢談不下來。
為了麵上好看,不少人家砸鍋賣鐵, 就想拿出一份體麵的過門禮,
何娘子說什麼都不願意,何林秋作為兒子,勸了幾次都沒有用。
最後,還是何林秋想著,也許他娘願意聽許黟的話。
他拉著許黟往屋外。
“黟哥兒,你能不能勸勸我娘,她不喝藥的話,會不會就……”何林秋發紅的眼眶還沒消,一雙眼睛巴巴地看著許黟。
許黟沉思,道:“家裡有幾味藥能用上,我再給你寫幾味藥,你去藥館裡買了拿給我,如此能省下一部分藥錢。”
這樣的話,何娘子應該是願意喝藥湯的。
何林秋眼前一亮,覺得這個辦法真好,隻要不花那麼多錢,他娘肯定同意。
他當即拉著許黟重新回屋。
何娘子剛被診了脈,這會不敢繼續做繡活,拿著抹布擦拭桌子屋門。
看到他們回來,問道:“說什麼咬耳朵的話,還要跑去外麵說。”
“娘,我也是為你好。”何林秋拿過她手裡的抹布,讓她坐下來。
而後,一股腦的就把剛才與許黟商量的話說給她聽,但卻見何娘子的臉色不對起來,看著何林秋多出一絲責備。
“你呀,我還以為你去給黟哥兒拿診金了,竟是去占便宜。”
何林秋一怔,反應過來:“我沒有,我沒想到這兒。”
他光顧著讓何娘子同意了。
許黟適當地出聲解圍:“不是秋哥兒的主意,這是我提出來的。上山挖藥材後,我都會留一部分備用,如今隻是把藥材拿來用了。”
何娘子:“那也不能白白用你的,你辛苦挖的藥材,賣去藥館裡還能掙個幾十文,用到我身上算怎麼回事。”
許黟看了她一眼:“我挖藥不止為了賣錢。”
以前,家裡經常會安排下鄉義診,檢查費和藥錢,都不需要村民出一分錢。
對不認識的人尚且如此,對何娘子……許黟卻一時半會拿不準主意。
何娘子性子要強,不肯占許黟的便宜,又想,她若是不喝藥,秋哥兒回去乾活心裡不安,總歸不好。
“罷了罷了,我聽你們的,就喝幾包湯藥,後麵呐你們可不能再這般催我。”
許黟勾唇一笑:“聽何娘子的。”
話說到這份上,許黟和何林秋也沒再拖著,許黟先寫了幾味藥的用量給何林秋,讓他彆去杏林館,去南街另一家。
何林秋好奇,問為什麼。
許黟搖了搖頭,沒有說什麼。
而後他就回到自家院子,在采摘回來晾曬好的藥材裡,找出川穹,當歸,黃芪,丹參,用手抓了大概的錢數,分成五份放置在鋪著的黃麻紙上。
他抓藥的用量準,旁邊無人的話,倒不會有什麼問題。不過以後還是要買個小藥秤,免得落下什麼詬病。
待何林秋拿著買回來的藥回來,許黟接過藥包,拆開了重新分了分,再把黃麻紙包上。
“黟哥兒,你那些藥多少錢,我拿給你。”
許黟心裡算了算,說:“十五文。”
何林秋有些吃驚:“這麼便宜?”
他去醫館買的那幾味藥,就花了他三十六文呢。看著藥量都沒有許黟用的多。
“藥材不同,地龍的價格貴,醫館裡一條地龍賣到三文錢,你這裡有五條,就要十五文了。”許黟說。
地龍有清熱息風,通經活絡的功效,用在治療頸椎病的藥方裡,對痹阻不通的地方有很好的效果。
他還在藥方裡加了桃仁和紅花。這兩味藥,都有逐瘀的功效,在《林醫改錯》裡,就有一道逐瘀湯,其中用的便有這兩味藥。
在聽完許黟的解釋後,何林秋也知道藥有貴賤之分,沒再糾結許黟是不是少算了錢。
他拿出十五個錢給到許黟,才後知後覺的想起何娘子的吩咐,還沒給許黟付診金錢。
診金的問題,許黟之前就想好了,隻收取了兩文錢。
一共收到十七文,擱在手心沉甸甸的,頗有份量。
他很快就出門喊閒漢,給他帶兩份吃食過來,還要一盤片羊肉,白煮的,蘸料吃。
白煮片羊肉,與蒸白肉的做法很相似,用的是整隻羊後腿肉擱在陶罐裡,小火煨熟。熟透後,切成薄薄的肉片,帶著肥肉和煮的軟爛的皮,不蘸料吃是沒啥味道的,隻能吃到羊肉本來的鮮味,不油不膩,相當美味。
許黟吃過一次,覺得味道非常好,小黃也很愛吃。
一盤隻有十幾片,一人一狗分完,能分到的量不多。
配著其他飯菜,許黟吃得滿意。
這個時候。隔壁何家飄來藥味兒,何林秋在灶房裡把藥給煎上了。
何娘子知道這些藥花了好幾十文,心疼得很,生怕何林秋笨手笨腳的,把藥給煎壞了。
“秋哥兒你去歇息,我來就好了。”拿過何林秋手裡的蒲扇,何娘子催他起來。
“娘我不累。”何林秋搖了搖頭,他在主家裡工作,乾的活更多,每天都要做好幾個時辰才得休息,這點活兒,他能乾好。
他娘還把他當成幾歲的孩子。
“那……”何娘子想了下,“我給你做澆頭麵條,你上次說想吃,家裡正好有小麥。”
麵食也是宋朝百姓重要的主食之一,不過南邊吃的少,吃稻米、栗、菽更多。因此,鹽亭縣種小麥的不多,何家想要吃麵食,就得去糧鋪裡買,一鬥小麥就要一十一文。
一公斤小麥能出一半量的麵粉,做成麵食,能夠何娘子和兒子吃一天。
……
客棧裡。
錢娘子心神不定地坐在屋中的茶幾旁,身側堂小一送上來的吃食都冷卻了,她都沒想起舉筷。
上次王家來許家送吊唁的禮錢,隻派了管家。
王家是做木雕生意的,當年王祖父有遠見,在縣城裡買了一進的宅子,後來家裡人丁多起來,就在人牙裡買了兩個媽媽做雜活,還聘了一個管家。
當年王家大爺來鹽亭縣做活,遇到了正在私塾裡讀書的許黟,見此子心性堅韌,讀書也用功,就覺得這人是潛力股。
打探到消息後,本是覺得家世差了一點,但好好讀書,考中舉人當個小官也是可的,就把小女兒梅姐兒的婚事定下來。
哪想到不過短短兩年,就發生這麼大的事,王家瞬間就後悔了。
這才有了錢娘子這一回事。
錢娘子後悔呀,早知道就不接這個差事了,原以為能討到不少好處,現在倒可好,反叫許小子將了一局。
“哼。氣煞我了。”錢娘子咬著牙,不行,得立馬寫信回王家,讓王家大房做主意。
錢娘子起身出屋,問住堂小一:“你可知哪裡有寫信送信的地兒?”
得了答案,她心事重重出門,在客棧門口雇了一輛小轎子,匆匆來到驛站,交錢寫了一封信,讓送到蓬溪縣。
兩日後,蓬溪縣終於有人過來了,是管家,帶著許家的過門禮。
錢娘子看到是他,就知道撈不著油水了,不死心地問:“一郎沒來?”
“一爺去鵝溪鎮,沒法趕過來,大爺就讓小的來了,還交代說,許家想要拿回過門禮,那就讓他拿去,王家不會昧下這筆禮錢。”
錢娘子眼角一跳:“……”
管家仿佛沒看到,問她:“一娘子,我們什麼時候過去?大爺還等著消息。”
去晚了,他擔心許家反悔,這趟差不好辦。
“不急,我這幾日買了不少東西,你也曉得我認字不多,你幫我理一下帖子,看可記錯了東西。”錢娘子擺起譜,慢悠悠地喝著茶水。
管家無法,接過帖子後,對著上麵寫的東西,一件一件地對完,天色也暗了。
錢娘子就道,待明天再去許家,讓管家今日先送帖子過去。
……
這兩天裡,許黟送了一趟消食丸到濟世堂,問藥童有沒有硝石,聽到有後,他果斷買了幾十斤硝石。
幾乎把藥櫃裡的硝石搬空了。
藥童驚詫,惹得嚴大夫都疑惑,怎麼買那麼多?
用到藥方裡,的用多少副藥才用得完呐。
“許小大夫,這硝石是攻毒消腫,利水瀉下的藥物,可不能用多了。”嚴大夫提醒。
許黟點頭:“多謝嚴大夫的好意,我曉得的。”
他買這麼多硝石,可不打算用來入藥的,而是拿來嘗試如何製冰。
當年讀書,學到硝石的運用就有做過硝石製冰的實驗,不過時間有點久遠,他記不太清當時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