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頭家還是磚木結構的老房子,倒也不是沒有錢修新房子,但是胡老頭覺得這老房子住著舒服,東西放拿也都清清楚楚的,改成新房子反而不習慣,也就沒有推倒重建。
不過老房子也有老房子的好,客廳很大,進屋之後也不覺得乾冷。
周師傅立刻動手去做菜,本來還準備幫顧白處理好食材,準備配料,沒想到顧白表示自己來就好。
雖然有時候會想吃彆人做的,但是做了這麼多次的菜,顧白對做菜也算是喜歡的,隻要不是累到自己,準備美食對於來說還是挺快樂的事。
做西瓜皮炒牛肉第一步就是先把瓜皮弄出來,顧白找將西瓜清洗乾淨,然後了一個大湯盆,將西瓜切開,挖出內裡的瓜肉,讓其他人先吃,他們這邊做菜也多少要耽誤一點時間,飯吃不上,先吃點飯前水果墊墊肚子。
顧白挖完西瓜也順手吃了一塊,必須得說這邊大概是適合種西瓜,哪怕這時候產出的西瓜味道也不錯,比不上美脆,但是比外麵一些大棚裡出來的西瓜味道要好不少,也難怪可以養出美脆西瓜。
顧白看了看瓜皮最外層的一層綠皮,按理說炒瓜皮的話,這層綠皮是削掉最好,因為硬邦邦的,但是這個瓜的瓜皮也很脆嫩,雖然瓜皮不算薄,但是綠皮不算硬,顧白就乾脆不削了,帶著皮吃更有口感。
切瓜皮也是有講究的,瓜皮片片薄厚均勻是一種味道,削成鐮刀狀,前薄後厚又是一種口感,既然是帶皮的狀態,顧白乾脆也選了後一種。
一手拿著西瓜,一手拿著菜刀,手中不斷的轉動,像之前削藕片似的,將瓜皮一片片的削下來,然後順著力飛到了麵前的盆裡。
這一步比起切瓜皮的難度要高,切的話可以很好的掌握瓜皮的薄厚程度,而這樣削,刀握的不熟悉,瓜皮外側有什麼阻礙,就會導致皮削厚了。
好在顧白的刀工很穩,一盆瓜皮很快就被顧白削好了,片片厚薄一致。
周師傅也在做飯,他也是廚房裡的頭灶師傅了,就是負責炒菜,備菜切菜的活也有段時間沒有乾過,好在這做的都是家常菜,備菜也不難。
隻是他這邊切的稍微慢點,就看到顧白這邊行雲流水的動作,忍不住就多看了幾眼。
瓜皮削好,顧白往裡撒了點鹽,攪拌均勻,準備稍微醃製一下,殺掉西瓜裡的水分,不然待會炒菜的時候水分出來,就會稀釋瓜皮的甘甜和牛肉的肉香。
這道菜不能沒有什麼水分,那太乾了,但是如果水分太多,味道就更差。
顧白轉頭又去清洗牛肉,胡家的牛肉是在鎮上買的,現殺的黃牛肉,水分不如水牛肉的多,但是吃著很香,口感也好。
將牛肉清洗完畢,逆著紋理切成肉片,顧白往裡加入生抽料酒等調料,然後抓勻醃製起來,這一步就是讓牛肉入味,順便去除一些腥味。
“有花生油嗎?”顧白問胡老頭。
“有有有,不過是自己榨的,能用嗎?”胡老頭趕緊從櫃子裡翻出一個礦泉水瓶,裡麵裝的就是金黃色的花生油。
顧白本來都不報什麼希望的,隻是隨口問一句,畢竟花生油不怎麼常用,有的話更好,沒有也不是不能用彆的油,沒想到胡家還真的有。
他接過瓶子擰開聞了下,氣味清香,花生味比較單,算是優質的花生油了。
顧白將花生油放到一邊,將紅泡椒和大蒜切好,等到牛肉醃製的時間差不多了,才往裡倒入一勺花生油,繼續抓勻攪拌。
雖說胡老頭家裡隻有一個灶台,但是也不礙事,這時候鄰居家的飯都做完了,村裡鄰居都是幾十年的交情了,借灶做飯輕輕鬆鬆。
本來周師傅是想自己過去的,但是顧白看看自己這邊就一個菜,而周師傅那邊的菜色明顯更多,就直接端著食材過去了,沒有給周師傅反駁的機會。
胡誠趕緊跟過來燒火。
鄰居也是老人在家,帶著一個小孩,小孩差不多五六歲的樣子,也不知道上沒上學,不過顧白感覺這裡上學還是挺麻煩的,因為村子裡是沒有小學的,要上學隻能去鎮上。
年紀大的孩子還好說,這麼小的年紀,不來回接不太安心,畢竟這路上危險多,可來回接,家裡兩個老人又不方便。
小孩子對於顧白有點好奇,趴在廚房門口朝著他這邊看。
顧白看了他一眼,叮囑他一句彆過來,畢竟這做菜熱鍋熱油還有火,要是小孩子靠過來,容易有危險。
鄰居家裡也是大鍋大灶,這鍋大的可以放個小孩子進去,不過炒菜的時候也是很好用,不用擔心把菜炒出來。
顧白平時做飯沒有這個憂慮,主要還是這次一口氣做了一個西瓜的瓜皮,這瓜皮分量不少,裝滿了一個盆,要是一般的小炒鍋,大概是放不完。
胡誠折了柴火往灶膛裡塞去,他聽顧白說這次不需要放太多柴,就少放了一點。
鍋燒熱,倒入涼油,顧白不等油熱就將牛肉滑了下去,略微翻炒到牛肉變色,就迅速撈出來。
將這些油舀出來倒掉,顧白提醒胡誠加柴,拉風箱,然後重新倒油,爆香花椒後又將花椒給撈了出來,再次放入紅泡椒和酸絲,翻炒出香氣。
這麼一番折騰,空氣中已經滿是調料的香氣了,雖然香氣很刺激,但確實刺激的人忍不住多吸口氣,顧白迅速將瓜皮倒下去翻炒,大灶的火力很足,沒一會西瓜皮就被炒成了近乎半透明的樣子。
顧白繼續倒入牛肉,沿著鍋邊倒入少許的料酒增香去腥,加了一點糖提鮮,翻炒幾下就出鍋了。
牛肉本來就滑過油,不能翻炒太久,炒太久水分就全出來了,吃著就老了。
雖然翻炒之後的西瓜皮看著沒有那麼多了,但這畢竟是一個西瓜的瓜皮,分量還是不少的。
胡誠拿過來的大盤子還裝不完,顧白看到那個眼睛一眨不眨看著廚房的小孩,想了想,乾脆把剩下的那點瓜皮炒牛肉留給胡家鄰居,也算感謝對方借了灶台油鹽給他。
胡誠一點意見也沒有,西瓜是顧白買的,肉雖說是他們家的,但是給顧白做了,那也是讓顧白處置。
鄰居兩個老人連連推辭,隻是一來顧白說這是剩下盛不掉的,再拿盤子也麻煩,兩個老人也看到顧白的動作,知道他說的是真的,其次就是家裡的小孫子看著這個菜,好像饞的不行,而他們聞著這個菜香,也忍不住吞口水。
說起來,他們年紀也大了,味覺也不太靈光,味覺不準,做出來的菜能是什麼味道可想而知,打工的兒子兒媳回來吃飯都不願意吃,他家小孫子卻是天天跟著吃這些,也沒有吃到什麼好。
而顧白這做的,都不用嘗,他們聞聞氣味就知道肯定是好吃的,想到小孫子饞了的樣子,推辭的話就說不出口了,有些不好意思的收下了。
這些瓜皮炒牛肉雖說是剩下的,但也隻是因為整道菜的分量過多,盛到盤子裡,一點也看不出來是多出來的。
顧白這邊忙活的功夫,周師傅這邊還在做,他是打算做四個菜,外加一個湯,大概是想著快點做出來,大家可以吃飯,周師傅做的不是什麼複雜的菜色,極為家常。
紅燒茄子,酸辣土豆絲,辣子雞,紅燒魚,冬瓜肉片湯,雖然素的比較多,不過幾個人吃中午這一餐也差不多了。
倒也不是不能再多做點,畢竟作為酒席的話,這一桌菜就不怎麼多了,但是那樣耽誤的時間就更多了。
雖說可以桌上的人先吃,他在廚房裡忙活,但是薑秀還是讓周師傅彆忙活太多了,這出來又不是衝著酒席來的,這餐夠吃就行了。
湯放在中間,顧白挑了一個中間的位置把他這盤西瓜皮炒牛肉也給放了進去。
見顧白回來了,大家都開動了,第一筷子夾的必然是瓜皮,顧白薑秀黎言川夾是習慣性的先吃顧白做的,而周師傅夾則是想要試試看顧白的手藝。
顧白的點評能力他已經領會到了,可以說今天這餐飯也是用上了新學到的經驗,他怕在這不熟悉的廚房做菜,手藝差點,做完之後就嘗了下,發現味道比起之前略有些進步了。
雖說進步不算很明顯,一般的食客可能發現不了,但是他覺得顧白應該可以嘗出來。
他本來覺得顧白的點評能力就很強了,但是和臨漳市的廚師交流,顧白的廚藝也是厲害的不行,他就很好奇了,還想著去玉春樓吃頓早飯,隻是沒想到居然先嘗到了熱菜。
胡誠夾瓜皮也是好奇顧白的手藝,順便還有點饞,畢竟顧白做菜的時候他可是幫著燒了火,從開始聞到結束,想不饞都難,再加上顧白的名聲,就有點迫不及待了。
至於胡老頭,本來是想吃快辣子雞的,但是看到其他人都吃瓜皮,猶豫了下還是調轉了筷子落盤的方向,選擇了隨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