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鄧稼先的疑問(下)(1 / 2)

走進不科學 新手釣魚人 10438 字 2024-03-22

第725章 鄧稼先的疑問下

“.”

在徐雲等人進門的時候。

陸光達正與其他幾位同事在圓柱設備邊聊著什麼,第一時間並沒有注意到李覺等人的出現。

李覺對此倒也沒絲毫不喜,徑直帶著徐雲幾人走向了陸光達。

十多米的路沒幾步就被走完了,在靠近陸光達還有一米多距離的時候,李覺開口道:

“嘿,老陸!”

陸光達原本在紙上與身邊的同誌邊說邊畫,聞言下意識抬起頭,見到來人是李覺等人後頓時一怔:

“廠長?老彭?小徐?你們怎麼來了?”

李覺聞言朝陸光達揚了揚手中的飯盒,說道:

“當然是給你們送飯來了,大過年的總不能讓你們又加班又餓肚子吧?”

陸光達繼續愣了兩秒鐘,方才回過神看了眼手上的手表:

“咦?這就已經晚上八點半了?”

李覺聞言拍了拍陸光達的肩膀,他和陸光達合作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知道這人是個標準的工作狂:

“是啊,馬上九點了,所以讓同誌們快來吃飯吧——對了,老郭和老王呢?”

“隔間裡鼓搗流體參數呢。”

陸光達指了指身後的一扇門,隨後對助理說道:

“小陳,伱去通知一下各位同誌,都先停一停手裡的工作,過來吃個年夜飯!”

陸光達的助理陳洋立馬身子一立正:

“明白!”

隨後陸光達又看了眼現場,指著一張空蕩蕩的長方形桌子說道:

“廠長,飯盒就先放那兒吧。”

“那是我們的會議桌,雖然上頭有些金屬粉末,但拿條抹布擦一擦就好。”

李覺自無異議。

陸光達他們車間的加班人員一共有二十多號人,80%是基地二分廠負責生產事宜的工程師,剩下的20%則是陸光達、老郭這樣的理論部成員。

理論部原本隸屬於七分廠,不過在幾個月前原子彈完成理論設計後,他們便轉移到了二分廠的生產現場,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執行“售後”吧。

隨後在助理陳洋的通知下。

包括老郭在內,大多數正在加班的同誌們都聚集到了桌子邊,隻有少數兩三人因為手上的工作確實停不下來所以無法到場——這幾人的盒飯則被陸光達親自送到了工位上。

“來來來,大家隨便拿!”

李覺等人將帶來的飯盒全都放到了桌上,招呼著道:

“咱們這一次帶了一整車盒飯過來呢,吃完了還有,可勁造就完事兒了!”

“另外咱們吃飯也不講究什麼領導講話,大家拿到直接吃就行——鐵飯盒雖然能保點兒溫,但放久了還是會涼的。”

說罷,李覺便朝陸光達打了個眼神。

陸光達知道這是李覺在讓自己帶頭呢,於是便哢的一下開了個飯盒,直接上手捏了個餃子塞到嘴裡,咀嚼了幾口後眼前一亮:

“唔!好吃!”

眼見陸光達這個車間負責人都開吃了,現場的其他同誌們便也不再猶豫,紛紛拿起飯盒開吃了起來:

“嘶還這麼熱乎呢?”

“小王,我直接甩過去了啊,接好!”

“誰給我根筷子?我這筷子好像有點對不齊.”

“娘叻,還真是牛肉餡兒的?”

在工人們嘰嘰喳喳邊聊邊吃的同時,徐雲也湊到了陸光達身邊,問道:

“陸主任,a6元件研發的怎麼樣了?”

陸光達聞言美滋滋的咽下口中的食物,朝徐雲豎起了一根大拇指:

“非常順利,不出意外的話,大概在明年哦不對,應該說是今年的三月初就能連同檢驗環節一起解決了。”

徐雲頓時一喜:

“好家夥,今年三月份?這麼快?”

在之前的任務分配過程中,朱光亞給所有需要生產的部件根據重要性分成了abcde五個檔位。

其中a檔的數量最少,隻有17個。

e檔數量最多,足足高達200多號。

接著朱光亞又在同檔內部根據生產難度、研發價值等方麵做了個綜合評定分數,按照分數在每個檔位後附加了數字。

比如說a開頭的代號就是原子彈最重要的元件,a1的綜合價值最高,a2其次,然後以此類推。

這種稱呼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信息泄露,比如萬一哪天和首都的電報真的被截獲破譯了,那麼敵人也頂多就是能得到一個諸如b12已按照計劃順利完成】之類的內容。

至於徐雲所說的a6則是平麵波發生器,在整個核武器序列中的重要性穩居前幾。

早先提及過。

爆轟波的傳播速度是已知的,通過波形差的時間量就可算出某一時刻爆轟波陣麵起伏的空間距離差。

比如炸藥的爆速是每秒7000,波陣麵兩點的波形差是1微秒百萬分之一秒,則波陣麵上這兩點前後距離差便是7微米。

而這種距離在原子彈的起爆過程中是絕對不允許存在的,因此必須要對這些波形差進行整合。

整合這種波形差的設備就是平麵波發生器,當初組織上交給了錢五師帶隊研發。

不過在錢五師帶隊項目後不久,導彈小組那邊又取得了一些突破。

於是錢五師急忙動身去了趟導彈小組,a6元件的研發便被他委托給了陸光達暫時帶隊。

錢五師在完成協助任務後便返回了a6項目組,不過當時a6元件已經開機一個多月了,組內的整體思路都是陸光達製定的。

這種‘思路’和後世拍電影的過程有點類似,劇本.也就是a6元件本身的內容是不變的,但你交給兩個導演進行拍攝,最終拍出來的成片卻可能有較大差異。

所以錢五師便很有覺悟的讓出了項目組負責人的主導身份,主動給陸光達打起了下手。

以上這些事情徐雲倒是知道的挺早,不過陸光達所說的成品時間他還是第一次聽說。

要知道。

按照原本的預期,a6能在今年四月底完成最終調試就已經算是高效率達標了——畢竟是靠前序列的元件。

結果沒想到陸光達居然在這基礎上又提前了一個多月,這代表兔子們雙彈齊爆的可能性又高了一分。

想到這裡。

徐雲有些好奇的看向了陸光達,對他問道:

“陸主任,你們莫非在哪個方向上取得了突破?”

陸光達輕輕點了點頭,坦然道:

“沒錯,準確來說是淦昌想到了一個新思路。”

“對了,要說這個思路,還和你有一定的關係呢。”

徐雲頓時一怔,下意識用食指指了指自己:

“我?”

開什麼玩笑?

自己的出現確實對221基地乃至整個核工程的進度帶來了顛覆性的影響,但這種影響更多在於戰略也就是大方向方麵,具體攻關思路徐雲可以提供的思路其實是比較有限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