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轟然沉沒的泰坦尼克(下)(1 / 2)

走進不科學 新手釣魚人 11747 字 2024-03-22

走進不科學第四百四十二章 轟然沉沒的泰坦尼克下

作為一名歐洲血統的科學家。

在此前人生的小六十年裡,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其實和華夏多多少少產生過一些交集。

比如說他在自傳中曾經提到過他家旁邊有一家華夏人開的粵菜館,老板是對很和藹的夫妻,他對咕咾肉這道菜情有獨鐘。

又比如他的大學同學裡,就有一些來自華夏的留學生。

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讀大學那會兒還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華夏的留學生成分還沒現在這麼複雜。

當時能出國的雖然也有一些走後門的,但大多數都是公派學霸,這群東方來的掛壁給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但另一方麵。

華夏對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的印象,也就僅此而已了。

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一直認為自己和華夏不會有太多交集,華夏這個元素隻會出現在回憶錄和自傳之中。

但直到今天,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才發現......

華夏。

這個詞,不,應該說這個國家,居然和自己的生活有了如此多的交集?

真是令人感歎......

嗡嗡嗡——

就在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有些出神之際。

他麵前已經填充滿水基液的大坑裡,忽然傳來了一陣震動聲。

這是設備正式啟動的信號。

其實按照實驗要求來說,這時候的4庫內是不能有人的。

這不僅僅是涉及到衛生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人體由於生命活動的原因會向外發出輻射,同時身上的電子設備也會影響到實驗的進行——雖然這個量級其實很小很小,但對於高精尖的實驗來說,這都是不容許出現的誤差。

但是今天......

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並沒有選擇離開。

他就這樣站在過道上,靜靜的看著下方的水麵....或者說液麵。

其實由於水基液呈現藍色的緣故,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所站的位置是沒有坑底的視野的。

但此時此刻。

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的目光卻仿佛透過了湛藍色的液麵,看到了坑底實驗設備運行的情景。

先是粒子束發出......

接著微粒碰撞.....

高能粒子散射、捕捉......

接著經過基態化處理、磁光阱落下,孤點粒子被單獨分離.......

接著外圍輻射屏蔽,短時效的破缺場生成......

.j/psi粒子修正模組導入......

某個微觀領域中。

一顆比塵埃還小的超低溫微粒,以某種獨特的自旋在水基液中‘漫步’,留下了一道又一道美妙的尾紋。

biubiubiu

這顆肉眼無法得見的微粒在水基液中的初始震蕩弧度很小,但在種種設備的增持下,上方的水麵忽然開始震蕩了起來。

啪——

些許水珠落在了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的腳邊,迅速透過褲腳滲進了襪子裡。

上層水基液的成分主要是重水,這種物質濺落在人體身上不會造成任何危害。

但在低溫形態下,倒是莫名有些冰冷刺骨。

這處三十多米的坑道,此時就像是一個在顛簸的水桶一樣,液體不斷湧動起伏。

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卻絲毫沒有退縮的想法,這個銀發小老頭用力抓著護欄,目光緊緊的鎖定著下方。

他在等一個肉眼可見的信號。

五分鐘......

十分鐘......

十五分鐘.......

在時間緩緩來到第十八分鐘的時候。

原本湛藍色一片的大坑裡,忽然從底部透出了一道極其耀眼的紅色光芒。

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頓時呼吸一滯。

這個信號代表著有一顆入射粒子擊中了一個氙原子核,它們產生了自由電荷和或光子。

同時由於碰撞賦予了一個單個氙原子的能量,與非自形態撞擊它的粒子的模型量對易後是一個偽標量的原因,紅色光線的亮度便代表著過量的失量偶爾度——這句話沒有錯彆字或許語序上的錯漏。

用人話來說就是......

越符合標準模型的暗物質,它發出的紅光就越強。

按照現有預設模型來說。

熱暗物質...也就是中微子之流,即便和原子核發生了撞擊,也不會有任何光線產生。

理論上的溫暗物質則可以產生一個寬度約兩厘米的光源,由於有透鏡增持,最上方的人費些力還是能看到這束光的。

至於冷暗物質...也就是標準意義上的暗物質嘛,也分成好幾種情況。

也就是此前說過的五種模型:

弱作用大質量粒子wimp、

軸子、

惰性中微子、

超大質量粒子、

超輕失量粒子。

其中超大質量粒子和超輕失量粒子理論上的光圈粗細,應該是十厘米到十五厘米。

惰性中微子則由於屬性未知,爭議相對比較大,不過普遍認為在1830厘米之間。

軸子是40厘米左右。

wimp....也就是目前認為最可能是暗物質的微粒,它的寬度是6080厘米。

而眼下出現在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麵前的這道光影......

隻要不是星際玩家,哪怕裸眼都能清楚的看到它的寬度,最少都不會低於......

兩米!

誠然。

由於透鏡、水基液介質折射率的問題,肉眼上看到的光圈可能會和模型標準有些出入。

例如超大質量粒子可能會和惰性中微子混淆,具體的區分還需要通過儀器這個更精密的工具來分辨。

但這裡所謂的‘出入’說破天也就十幾二十厘米,不可能會把一道8厘米的光圈擴大成兩米那麼離譜。

換而言之.......

這一次。

liner暗物質實驗室真的發現了標準的暗物質微粒。

破折號,在華夏人的引導下。

看著泛著紅光的水基液液麵。

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思索片刻,從連體衣內取出了一張隨身攜帶、印有各項實驗數據的a4紙。

隨後他將這張紙疊成了一艘小紙船,彎下身,透過護欄的空隙,將它放到了水裡。

震蕩的水基液一邊引動著紙船飄蕩,一邊迅速浸染著它的軀體。

頂多半分鐘不到,這艘紙船就會被打濕下沉。

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注視了紙船幾秒鐘,將口風琴也一同放到了過道一角。

接著拍了拍尼爾森的肩膀,頭也不回的離開了4庫:

“我們該離開了,尼爾森。”

兩分鐘後。

脫下連體衣的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回到了主控室,踱步來到了安吉·佩德羅的身邊:

“佩德羅,情況怎麼樣?”

安吉·佩德羅掃了好友一眼,從桌上拿起一份報告遞給了他:

“核驗無誤,華夏人確實發現了標準的暗物質粒子。”

加布裡埃爾·維尼齊亞諾接過報告,看也不看的放到了一旁,搖頭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